談起海峽論壇,台灣部分綠營人士過去經常用「大拜拜」形容。這個原本是閩南宗教用語的中性詞彙,引申到政治領域卻成了諷刺那些表面一團和氣,實質內裡空虛的活動。實情如此嗎?筆者從第一屆論壇起就參與採訪,依照個人觀察,在經歷了最初的熟識過程後,論壇已經越來越顯著地為台灣各界提供發聲機會,過去看來可能是帶刺的建議,如今也不再是禁忌。
本屆論壇上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在與俞正聲的會前會晤中,轉達了部分台商的「委屈」:部分在大陸經商奮鬥二、三十年的台商,覺得大陸的部分法令和措施,還是將台商看作外人,還有一些糾紛拖了許久懸而未決。在地市一級,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接受媒體訪問時,則委婉地提出,兩岸間存在的問題,解決重於解釋。猶記得2013年第五屆論壇期間,金門縣長李沃士也當面告知俞正聲,擴大陸客赴金門相關配套政策遲遲未能落實。
有些媒體同行詫異於今年的論壇未像往常一樣發佈大量惠台政策。實際上退一步思考,政策「大禮包」本就不是舉辦海峽論壇的終極追求。在經歷了台灣「反服貿學運」等一系列波折後,顯見大陸官方已經開始重新思考並調整兩岸交流模式,海峽論壇的「草根性」突出了,花架子少了。沒有了「大禮包」的驚喜,草根本色反而更耀眼,更為與會者接受。
在面對互信理解挑戰時,兩岸需要的就是坦誠相見、共同協商的態度。習慣於給兩岸交流活動貼「大拜拜」標貼的人士,有多少是從未參加過論壇甚至從未到過大陸,難免令人質疑:眼未見,何為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