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現今科技發達,國與國之間在軍事防衛發展上,都以研究先進科技的武器及防衛系統為主,但對軍隊的訓練和原始的作戰能力仍然有所要求。
當到了最後要上戰場搏鬥的時候,軍隊和士兵的體能及搏鬥能力是其中戰勝敵人的關鍵,這也是為甚麼美國在1956年當時的總統艾森豪威爾成立總統轄下體適能及運動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目的是推動美國學童及青少年積極參與運動和提高體適能,而這個委員會的成立,也關乎到當年的研究發現美國青少年的體能水平不及歐洲國家,如果不改善的話,美國下一代的國民便變得孱弱,保家衛國的能力也大大降低。
過去50多年,美國在體適能研究和推動上的確作出了很大貢獻,很多其他國家,包括亞洲國家都開始關注青少年的體適能發展,並且仿傚美國推行青少年體適能的測試和研究。很可惜,人性始終是好逸惡勞,加上科技進展不斷加劇我們生活靜態化,例如很簡單的幾級樓梯已經有快捷方便的扶手電梯代勞,連一些路程稍長的行人通道,也由電動通道代勞。一些公司和商店的門口和閘口,也是自動的,不花絲毫的力量去把它推開。
也因為這樣,最近美國一份有關青少年體能活動的調查報告,指出了他們的青少年參與體能活動持續不濟,在6歲至15歲這年齡群的學童,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達到美國及世衛組織認同的體能運動量要求,也是每天做到60分鐘(可以是累積的)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由此可見,推行了50多年的青少年體能及運動參與的計劃仍未見到期望的成效。
青少年運動其實不單止是強民強國的問題,而是國民健康和沉重的醫療負擔問題。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這個日益嚴重的危機。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教授鍾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