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大醫學院建立全新「香港肝癌分期系統」,相較舊系統,病人存活期可延長一倍。 葉佩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肝癌於亞洲地區為常見的癌症,亦是本港第三號癌症殺手。為患者選擇適當治療時,不少醫生會根據肝癌分期系統作指標,例如較多西方國家採用的「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統」。不過,港大醫學院建立全新的肝癌分期系統,建議中期或晚期的病人亦可接受手術,病人存活期較使用「巴塞隆拿系統」延長一倍。
建議中晚期病人接受手術
為提升患者存活率及治癒機會,港大醫學院及瑪麗醫院使用1995年至2008年間3,856名病人的數據作出分析,因應亞洲人口的獨特風險因子,創立「香港肝癌分期系統」。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講座教授潘冬平昨日介紹,「巴塞隆拿系統」把肝癌分為四期,只有早期病人才建議動手術切除腫瘤;但香港系統則根據病人的肝功能、狀態及腫瘤範圍分為五期,建議中期或晚期的病人採用更積極的手術治療。
末期病人5年存活率50%
潘冬平表示,「巴塞隆拿系統」指引過於保守,導致較少病人可以接受外科手術,減低接受痊癒性治療的機會。因此,使用該系統的病人存活期只有8.9個月。相反,香港系統則可令病人存活期延長至16.6個月。另外,根據香港系統指引,接受痊癒性治療的末期肝癌病人,5年存活率達50%;但使用「巴塞隆拿系統」接受紓緩性治療的患者卻是0%。
其中一名接受香港系統作治療指引的溫先生,去年11月因腹脹入院,確診患上中期肝癌。根據「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統」,醫生不建議他接受手術,只是接受化療。但他後來轉到瑪麗醫院求診,並根據香港系統接受切除腫瘤的手術,現已康復。
潘冬平說:「我頗肯定香港肝癌分期系統將在亞太區廣泛使用。系統又考慮到患者的肝功能、肝硬化情況及身體狀況,所以歐美地區同樣適合使用。」
他又建議,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酗酒、有家族病史的人士,超過30歲後,每半年就要接受超聲波檢查及驗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