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福建新跨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滄:招商引資擂戰鼓 年近而立正其時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臻瑜 廈門報道)今年的5月20號,是中國設立最早、規劃面積最大的台商投資區--廈門海滄25周歲生日。在中央政策扶持下,廈門市海滄台商投資區這片熱土,從一個小漁村到工業區,再到現代化新城,砥礪前行25年載,一路走來一路歌。

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海滄共審批外商投資項目44個,總投資6.5億美元,比增19.6%;合同利用外資3.2億美元,比增44.8%;實際到資2.3億美元,比增53.1%。引進內資項目1359個(50萬元以上),註冊資金約105.1億。其中合同外資、實際到資、內資三項指標皆提前6個月完成全年任務。

而今的海滄,不僅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經濟答卷,更摒棄投資區的單一功能,向「美麗廈門·活力海滄」的多元同構邁進。未來,海滄將以全新姿態迎接而立之年,許廈門一個更活力的未來。

轉型加速 港口航線通全球

海滄最大的產業是工業,最大的優勢是港口。從開發建設之初的工業重鎮,到今日由南至北,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大宗商品交易聚集區、生物醫藥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園區,海滄臨港產業通過轉型升級,加速崛起。

2013年海滄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5993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381萬標箱。與台灣高雄港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馬士基、中遠等世界知名航運商落戶海滄,50餘條航線從這裡出發,可通達全球主要港口。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的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建設亦順利進行,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遠海碼頭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將於年底投入運營,海滄正在向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揚帆航進。未來「3+3+6」現代產業體系,勢必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

製造升級 三產比重逾3成

隨覑先進製造業壯大提升,海滄如今的工業佔經濟總量近七成,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6%,2013年更是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其中,「廈門生物醫藥港」的加速建設,形成了「一十百千」的戰略格局。不僅在新藥創製上雄霸福建八成,亦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支戊肝疫苗,內地首支宮頸癌疫苗、尖銳濕疣疫苗等高精尖產品,開展內地首個丙型肝炎病毒分型治療等科研,生物醫藥產值佔到廈門1/2、福建1/4。海滄投促局局長康健透露,今年生物醫藥招商,可謂大幅提速。據悉,1至8月外商投資海滄的生物醫藥項目總投資1.6億美元,比增255.6%,合同外資0.76億美元,比增357.8%。

在工業經濟躍進的同時,海滄的第三產業也由原先的幾近乎為零,發展至2013年佔三次產業比重逾30%。擁有內地第二大、海西首個石油交易中心,海西地區高端汽車4S銷售市場,內地最大的瑪瑙加工基地,最大的石材出口基地等多項傲人成績。

健康新城 社區治理成樣板

不僅如此,25年來,海滄投資區成立從有城無市轉變為有城有市、從開發區轉變為完整社區。尤其在世界頂級規劃大師卡爾·索普親自操刀下,海滄馬鑾灣新城將以國際化的標準,成為廈門乃至福建的宜居新選擇。

海滄還是福建省級生態區,造林綠化榮獲福建「四連冠」、成為「樣板中的樣板」。近三年城區人口增長超過15萬人,現人口達到43萬人,社區成立不到10年,已然成為內地第九個、南部省份首個「全國社區管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更以第四名的成績獲評「2013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成為福建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三三制」 企業享「VIP」服務

「原來同行們都稱讚海滄效率、海滄速度,我印象不深,但今年在政府的幫助下,我的企業提前7個月投產,他們解決問題的那股『盯』的精神和『促』的辦法,比我自己更上心,值得點贊!」,藍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芬如是說。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具備生產99%純度氨糖產品的藍灣科技,產品一度供不應求,為了幫助企業加快生產、佔領市場,海滄從手續並聯審批、廠房建設到廠區綠化都幫企業完成,能快則快,原定今年年底竣工的藍灣科技廠房,提前七個月試投產。這就是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海滄區建立的由一名區領導、一名中層幹部、一名具體工作人員組成「三三制」服務小組。減了程式加了效率,通過「量身定做」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審批、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今年以來有53家企業受到了「VIP」式服務。

減了程式 加了效率

良好的投資環境,受到廣大投資者尤其是兩岸投資者的高度關注,上半年,海滄新增商事主體「井噴」爆發,其中企業1380戶,同比增長211%,是全市平均水平的兩倍。

然而,這些成績並未令海滄人懈怠,海滄投促局表示,下半年將積極向新加坡等境外先進區域借鑒,緊盯台灣、新加坡、香港、長三角和珠三角五個先進地區,力爭取得招商突破。並提出,緊密圍繞「六大千億鏈群」,加快引進博看移動互聯創新創業園、兩岸信息產業聯創中心等信息消費產業項目,力促中盈糖業交易中心、兩岸商品交易中心等臨港產業落地,推進嘉盟生物、中興雲醫療、健亞等生物醫藥項目,發展大健康產業。制定「三三制」招商工作機制,增強項目跟蹤粘度,力促廈鎢新材料、海爾華南區域總部等一批龍頭項目落地。

投洽會可望簽50項 涉逾10億美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臻瑜 廈門)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下稱,「投洽會」),是海滄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記者自海滄投促局獲悉,今年投洽會期間可望簽約內外資項目50個,總投資10.63億美元,合同外資4.06億美元。截止發稿,上報外資項目數、總投資、合同外資等指標暫居廈門各行政區榜首。

同時,投洽會期間海滄亦安排21個主要項目開竣工,項目總投資71.81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度計劃投資13.57億元。其中計劃開工項目12個,總投資額50.84億元,2014年度計劃投資9.15億元,計劃竣工項目9個,總投資20.97億元,2014年度計劃投資4.42億元。

海滄區投促局康健局長直言,在實行「三三制」產業項目推進機制的發酵下,投洽會開竣工項目中,產業項目項目數和投資計劃佔比超過6成和9成,對培育海滄新增長點,促進項目早出效益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微治理」帶來大效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臻瑜 廈門報道)走近廈門海滄區東孚鎮西山社,記者的目光停在一個精緻的納涼亭,亭旁一口池塘,小魚悠閒地在水中暢遊。村民老吳說,原來涼亭處是個豬舍,村民反映不僅惡臭且影響景觀。村裡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村民議事會便找來養豬戶陳益興,在這個池塘邊開會。見村民們意見那麼大,陳益興下定決心把豬賣掉,拆掉豬舍,身體力行建設「美麗西山」。

這是廈門海滄區探索社區居民自治「微治理」的一個生動事例。「當自上而下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比較完善時,伴隨城鄉社區的建制,我們發現自下而上的協商民主缺失了。這次試點,我們在社區基礎上往下沉一級探索治理經驗」,廈門市委常委、海滄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鄭雲峰這樣說。

自治探索 引海外學者關注

2003年,海滄設立行政區,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社區。漁村變新城,使得民眾對社區服務的需求急劇擴張。2013年3月,海滄區新陽街道一馬當先,建成福建首個鎮(街)級網格化指揮管理中心,39個社區劃分為299個城鄉單元網格,成功打造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一站式」的政府綜合體「升級版」,並培育出許多多元性、小群體的「微組織」,促進個體融合社區,讓社區居民真正當家做主。充分調動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積極性的「微機制」,補充了政府治理的不足,推動社會治理走向精細化。

這一探索,甚至成為國家民政部和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的社會治理專項課題跟蹤研究之一。今年7月,「共同締造·探索居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高端研討會更吸引了來自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等高校、科研機構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前來調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何包鋼教授盛讚稱,海滄根據居民自治的不同條件、不同情況來開展不同方式的居民自治,充滿了地方智慧。

相關新聞
海滄:招商引資擂戰鼓 年近而立正其時 (2014-09-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福建新跨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