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務院新聞辦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簡政放權大幕開啟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已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事項。國務院審改辦官員昨日在北京透露,為進一步激發市場社會活力,今年還將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前置審批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其中,發改委官員表示,將再次修訂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修訂後需報中央層面核准的審批項目,將再減少40%。
國務院審改辦新聞發言人李章澤10日在國新辦發佈會表示,新一屆國務院組成以來,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作為開門第一件大事,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一年多來,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了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減少、整合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大力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並取消資質資格許可事項和評比達標表彰項目。
減少投資審批是重中之重
在眾多取消和下放事項中,減少投資審批事項一直視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已取消和下放企業投資核准項目39項;目前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核准管理的已經不到20%。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潔透露,2014年發改委在2013年《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修訂,進一步縮減核准的範圍,下放核准的權限。經初步測算,目錄修訂後需要報中央層面核准的審批項目,將在2013年的基礎上再減少40%。
此外,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於今年3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通過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簡化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穩妥推進先照後證等改革,市場主體活力得到了明顯改善。
外企登記由負轉正增長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局長周石平表示,改革實施改革半年來,新登記的市場主體659.59萬戶,同比增長15.75%。每一個工作日新登記市場主體5萬戶。外商投資企業新登記18,605戶,同比增長9.82%。外商投資企業是連續兩年負增長後的正增長。
周石平說,進一步放鬆准入條件管制,使得創業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效激發了投資創業興業熱情,尤其是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有很大推動作用。總體上看,投資人認繳出資比較理性。截至8月底,各地新登記1元企業累計516家,10億元以上企業550家。
逾八成受訪企業感滿意
在創業企業數出現井噴的同時,企業對政府簡政放權工作也給予了肯定。李章澤介紹,國家統計局最近在河北、遼寧、浙江和甘肅四個省進行的調查顯示,在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影響的企業中,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達到39%和42.6%,總體滿意度達到了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