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如今旅居廈門的白樺辦起了免費的「博餅民俗文化展」,希望更多人通過他的藏品了解鼓浪嶼文化。記者葉臻瑜 攝
「鼓浪嶼仔」拍攝故鄉建築出影集 自嘲「收破爛」蒐史料舊物
在廈門鼓浪嶼長大的白樺,上世紀80年代初隨家人移居香港,但對鼓浪嶼仍有深厚感情。曾在《南華早報》任職的他,一直癡迷攝影,1995年,為系統地還原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的鼓浪嶼特色別墅群,白樺重返故鄉,將知名別墅拍了個遍,籌款出版了《鼓浪嶼建築概覽》一書。「五洲行遍猶尋勝,萬里遲歸總戀鄉。」一切有關鼓浪嶼的文史資料及實物,都成為白樺的收藏對象。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臻瑜 廈門報道
白樺移居香港初期為寄托鄉愁,每次回鄉都愛拍攝島上的巷道和花草。久而久之,他在香港的福建人圈內小有名氣,不僅有華僑常找他看影集,更成為閩籍鄉親的「御用」攝影師。
籌10萬出影集 買樓不過幾萬
「我把關於鼓浪嶼的照片帶回港,同鄉都喜歡得不得了,一個勁交代我要多拍一些送他們。大家甚至常在茶樓對虓茪馫q地名,好不熱鬧。」白樺回憶道,有閩籍香港鄉親甚至說:「甚麼禮物都沒有故鄉的照片好。」那時起白樺就萌生了一個念頭,要出版一本關於鼓浪嶼建築的攝影書籍。
「那時出一本書要10萬元,在內地買一棟房子也不過幾萬」,白樺憑藉對鼓浪嶼及攝影的熱愛,最終籌款出版了《鼓浪嶼建築概覽》一書。該書收錄了300多幅老建築照片,原汁原味影出島上最迷人的風光,轟動一時。「我常說,學畫不如攝影,照片記錄的是瞬間是不可複製的美。當年攝影書上許多漂亮別墅,現在許多因破損等原因,已不見蹤影了。」
專家鑒別舊照 喜見「花童是我」
有了攝影「發燒友」作開頭,白樺開始對一切有關鼓浪嶼老照片、文史資料以及實物的收集產生了興趣。由於經常請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先生鑒別舊物,白樺也成了洪老家的常客。有一次,他拿一張30年代的照片請洪老幫忙看看,卻恰巧是洪老伯父的結婚照。正當二人感慨時,洪老一定睛發現,站在伯父身邊的可愛花童,竟是孩提時的自己,眾人頓時笑開懷。
還有一次,白樺收到一張老照片,因為署名和鼓浪嶼島上一位醫師的名字相近,於是白樺找到了這位醫師的兒子。「這是我父母的結婚照,我自己都沒有看過」,醫生的兒子在白樺面前熱淚盈眶。「他喜歡老照片很純粹,不圖利,喜歡就是喜歡;也很隨性,遇到他人需要的,他甚至可以拱手相送。」對於白樺,好友何丙仲如此評價道。2009年,鼓浪嶼楊家繼承人向政府捐出了一棟老別墅,作為楊家後人的白樺,也拿出自己收藏了10多年的300多件老照片、文史資料以及實物,大大小小裝滿了15個紙箱子。
蒐僑批銀行票據養狗證
除了老照片,白樺還收集僑批、銀行票據、公共租界時期工部局頒發的養狗證,甚至是香港至廈門最早的民航航班時刻表等。一切有關鼓浪嶼的文史資料及實物,都是白樺的收藏對象。「很多東西都被當成破爛賣掉了,太可惜!」白樺說,1949年後,鼓浪嶼上的很多華僑去了海外,他們委託別人照看房子, 受委托者就把當年屋主使用過的東西整理出來放到樓上房間裡。改革開放後,老華僑們陸續過世了,他們的後人有些回到鼓浪嶼,開啟了房間,發現裡面堆茷雃h舊物,就賤賣處理了。「很多東西流落到了民間,後來又被一些有心人收購回來」,而白樺自嘲就是少數「收破爛」人們中的一員。
以新換舊 留史料助研究
一晃10多年,白樺已記不清搜羅舊物上花了多少錢,也記不清到底收了多少物品。白樺說,他經常到鼓浪嶼的親戚、朋友家串門,看到一些舊物品,他會買個新的與人交換。「有次,我在親戚家看到一個開罐頭的老起子,我就買了一個新的和他交換。一個舊起子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但保存下來,讓專家研究,讓別人了解鼓浪嶼人的生活卻有很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