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洪錦鉉(右)認為,若「佔領」一直拖延下去,只怕會成為香港的「風土病」。林心澄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心澄)違法「佔領」行動持續超過70天,令香港元氣大傷,社會各界開始反思香港該如何恢復元氣。在昨日一個研討會上,有智庫組織代表指出,現時的「佔街」行動以年輕人為主力,若事件一直拖延下去,只怕會成為香港的「風土病」,嚴重影響法治和民生,故促請教育界必須正視教育問題,要想辦法令下一代變得更好;有教育界人士亦指,部分老師對國家的認識始終不足,卻又有既定立場,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海港公園講座於昨日舉辦「後佔街運動反思系列:香港教育如何培育人才」座談會,活動主持兼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認為,現時的「佔領」事件應界定成「佔街」而非「佔中」,因為由始至終「佔領」者並無「佔領中環」,而是「佔街霸道」,影響廣泛。他又指,現時「佔領」者以年輕人為主力,預計將會成為香港的「風土病」,嚴重影響香港的法治和民生,「因此社會及教育界必須正視下一代的教育,想辦法令下一代變得更好。」
教師會批有人把政治混教育
講者之一的香港教師會副會長高家裕表示,港人以示威表達訴求很普遍,但示威必須和平、理性和守法,「不論理念如何崇高,目標與手段都要一致。」他還批評社會上有人把「佔領」事件發起人稱為「佔中三子」,稱謂十分不當。
高家裕又批評,有人刻意把政治混入教育,部分老師亦已有既定立場,但本身對國家認識不足,這就很難培養學生的理性獨立思考能力。他鼓勵年輕人要裝備好自己,深入了解香港和國家的歷史進程。
學者斥學生領袖罵警「博上鏡」
另一講者是香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及終身學習學系助理教授胡少偉,他認為「佔領」事件顯示出年輕人關心政治,也體現香港警隊的專業執法;不過,部分學生領袖卻自以為是,為爭取曝光,會刻意說出很多批評的話語,令一般市民難以分辨是非。
胡少偉盼望年輕人能學習尊重和接納不同意見,老師更要把握教育的機會,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