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訪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萬國華(之一)
任何地域文化無一不是同化與異化的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採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貫穿進化的始終。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下,國畫家們正在努力探尋水墨畫何去何從,如何能讓外界在方寸間一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與時俱進。萬國華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萬國華於1986年跨界首作漆畫《紡線線》,被外交部禮賓司作為國禮贈送給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他並沒有滿足於此,後獨創沒骨青花人物和重彩京劇人物瓷板畫,只為探尋現代水墨,塑造別樣的東方美。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逍
衣帶漸寬終不悔 獨創青花沒骨人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萬國華看來,數十年對繪畫的執著是空白時光中的一種浪漫,是在無縫糅合不同種藝術時獲取欣喜的未知源泉,也是飛向夢中世界的唯一捷徑。
唸書時,在一期關於學雷鋒日的黑板報上,同學手拿粉筆隨便畫了幾下,「雷鋒」栩栩如生的形象立即顯現出來了。「哇,在年少的我們看來這簡直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萬國華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忙著向同學請教如何繪畫,甚至到其家中一探神秘。命運有時好幽默,誰也不會料到,當年無心開啟萬國華繪畫之門的同學卻在後來收藏了他的大量作品。
「哥哥和姐姐以前上山下鄉,嘗了很多苦頭。他們告誡我,必須得有一技之長,才能安身立命。那正好,繪畫也是我的愛好,能將愛好變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也是比較幸福的。沒有多大抱負,反而是這種單純的想法改變了我的一生。」萬國華向記者回憶道。當經歷了無數次臨摹、請教、思考,他逐漸開始嘗試將不同種元素結合,將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用繪畫語言表達,這又叩響了一扇扇創作之門。
太多的巧合糾纏在一起,終究會成為一種必然。1986年之前,萬國華從未創作過漆畫。「我憑繪畫的底子去創作,不管什麼畫種,都只是一種形式,要傳達的故事才是富有內涵的。」萬國華以祖母當年紡線為題材創作的《紡線線》,最終成為了國禮。要在抹抹色彩中直抒胸臆,這種與生俱來的自由基因註定了萬國華永遠不會循規蹈矩。
2004年,萬國華遠赴美國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在當地華人圈引起了極大轟動。在與當地華人畫家交流中,萬國華更加意識到:真正的文化應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即便是水墨畫也應該與時俱進,要有現代氣息。「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種符號。我想讓畫成為我的另外一個專屬符號,即便不署我的名字,也能一看便知曉。」
時間成全了萬國華的無數日夜的辛苦與筆墨探索式的遊弋。他繪製的沒骨青花人物,將西方光學和中國傳統沒骨技法的融合,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人物的特點,當屬美術界首例。當他前去景德鎮燒製陶瓷時,見多識廣的工匠們眼前一亮,大讚沒骨青花的驚豔。而他筆下的重彩京劇人物更是將傳統京劇元素與千年陶瓷藝術進行了自然結合。「這些創作並非是對傳統的摒棄,只有在傳統水墨畫上有很深的根基時,畫家才能有所創新,才能有發揮的空間。」
眾裡尋他千百度 現代水墨重塑美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創作有太多的未知性,很難去用永恆丈量,當時滿意的東西未必會永久滿意,甚至會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自己全盤否定。萬國華對記者說:「經過這麼多年探索,始終覺得現代水墨有著迷人的魔力,有太多的未知,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我現在包括將來要把關注點聚焦在現代水墨畫上。」
萬國華突破了傳統水墨畫程式化的束縛,把水墨、筆當作媒介,以「一切為我所用」的心態,用大膽的觀點去解讀西方藝術以及其他民族藝術,進而力求其與水墨的最佳契合點,塑造不一樣的東方美。
「完美,其實並不美。尤其是在現代水墨人物畫上,只要把一些需要表達感覺的地方畫好,其他的地方就可以隨性了。」萬國華笑著說。因此,他的水墨畫並沒有對客觀物象細微層次進行描摹,而是在墨色氤氳中展開水墨的滲化交融,形成飄逸灑脫的筆意;有著版畫、水彩的氣息,有著毫不違和的衝突與對比;既有點睛之筆,也有恣意妄為。
對於在繪畫道路上的心境,萬國華有著以下的詮釋:「我並不急於求成,始終懷著一種水到渠成的心態。」這種不溫不火的寧靜不僅給他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也迎來了眾多讚譽。「由於長期從事版畫藝術,對黑白節奏、力度變化,早已胸有丘壑,加上他在水彩畫中對光的癡迷,使其在水墨畫創作中不自覺地揉進了二者的特長:既有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畫面形式,又有斑斕明麗、朦朧迷幻般的詩意情節。」中國美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吳長江曾如是評價萬國華。
作為江西畫壇學院派領軍人物之一,萬國華一直關注並盡最大努力提升江西美術教育。萬國華是江西師範大學成立美術學院後的首任院長。學院在學校實行學分制的大背景之下,啟用工作室制度,即學生在基礎部學習一年之後,選擇各人所喜歡的工作室學習,跳出單一造型基本功訓練的傳統模式。學院的教師共分4批次赴西歐、北歐、俄羅斯等地參觀考察,拓寬視野,實地觸摸西方藝術。「教學相長,是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我和學生們在工作室一起繪畫或者外出寫生,互相指正,一起進步。亦師亦友的氛圍,也是我們學院派創作的源泉。」這是萬國華難得驕傲的時刻。
因為繪畫始終佔據心中的第一位,萬國華在當年夢想早已實現時還能筆不輟耕,依然保持著豁達與謙虛。「在中國畫發展的道路上,很多人只是單純地局限於模仿,沒有自己的東西。我是比較幸運的,愛好並不多,唯一會做的事是繪畫,可是繪畫也做得不是很好。」
印象萬國華
江西七月的雨,下得酣暢淋漓,燥熱褪去不少,使得原本所剩無幾的江南韻味瞬間又豐盈起來。早晨八點,記者前去採訪萬國華,才知道他繪畫到當天淩晨三點。這是他幾十年來的家常便飯,稍作休息便可恢復神清氣爽,玩幾把乒乓球是最好不過的了。撫摸著已經沾染了歲月痕跡的頭上銀髮,萬國華笑著說:「看看這麼多白頭髮,這可是繪畫弄得啊,老了!」
關於自己的定位,萬國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院派。他認為,學院派是美術界革新的領軍者,而並非墨守成規。學院派十分重視基本功訓練,從學院派創作產品,可以看出師承哪家。學院派畫家們利用前人一整套成熟的經驗,更容易明白需要改進的地方,知道下一步該鑽研哪些地方。而自學派畫家很難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化筆墨,看到好的東西就照搬,更容易受到限制,隨意拼湊的東西往往不倫不類,當然也不排除產生新的藝術形式。
不管是定位於哪一派,萬國華始終覺得繪畫要想一揮而就,就得端正繪畫的態度。萬國華的工作室在學校操場旁,既有幽靜的時刻,也有熱鬧非凡的時分,而從未終止的是他的匆匆腳步。對於他來講,擔任學院院長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命題,一方面可以助推學校乃至江西畫壇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卻使他很難擠出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繪畫。「是時候該把責任交給年輕人了。行政事務太多,沒有花時間去繪畫,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畫家。人生短短幾十載,現在正是創作的高產時期,無法全身心執筆繪畫,以後肯定會有遺憾。」萬國華無奈地告訴記者。記者竊以為,不迷戀功名利祿,安於心靜如水,懂得全身而退,是萬國華作為當代學者的大智慧。如果全世界都可以放棄,那麼至少還有現代水墨去值得珍惜。
藝術家簡介
萬國華,1981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984年入中央美術學院助教研修班學習,現任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西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高等院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版畫、油畫、水彩畫、水墨人物畫等方面都有頗高造詣。其作漆畫《紡線線》曾被外交部禮賓司作為國禮贈送給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版畫《軍旗從這兒升起》獲全國建軍美展一等獎,2004年還曾在美國紐約舉辦「萬國華中國人物畫」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