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上海外灘除夕晚上發生人踩人事件,新華社昨日發表題為《從踩踏事件看城市管理細節》的「記者札記」,直指內地城市管理仍然是第三世界,並稱香港搞大型活動採取保障措施時細節考慮周到,言下之意值得借鑒。
札記說,身在香港的筆者經常拿周邊常見的細節對比兩地城市管理的異同,不能不經常感慨:內地城市硬件建設一日千里,但亮麗外表之下,管理水準相差甚遠,可以說外觀不遜於發達國家,但管理上仍然是第三世界!
札記稱,聖誕節尖沙咀舉行大型聲光表演時,筆者到現場發現,尖沙咀往日觀賞海景最佳的觀景平台此時恰恰不開放,防波堤岸牆隔出一米空隙放置了「鐵馬」(鐵欄杆),較狹窄地段警員專門駐守催促遊人不要停留,開闊地段則用絲帶隔出通過走廊和觀景區域。遊人也許不爽,但舉辦大型活動,安全考慮最重要。對比此次上海踩踏事件,發生踩踏的最初區域恰恰是觀景平台,有人想上去,有人要下來,密集人流推撞擁擠,事故最終發生。
血淋淋教訓換完善措施
這篇札記又指,香港街道、活動區域極為狹小,各種集會、活動多,對如何防範擁擠造成事故一直極為重視。香港街頭不定那個地方就會存放一批「鐵馬」,只要人多一些的場合就會立刻派上用場,警方會用它迅速組成隔離通道,讓人流有序流動。
該札記並稱,任何完善的措施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換來的。香港1993年元旦發生踩踏悲劇,事後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警方沒有對參與大型活動的人數進行評估以及執行人流限制措施。此後香港各方面汲取教訓,形成一套成熟的應對機制,包括分階段封路,加強巡邏,控制場面。同時加強宣傳,提醒市民時刻警惕。
不應歸咎不可預測行為
札記最後指出,有一種聲音把此次上海發生踩踏事故歸咎於所謂「撒美鈔」行為,但主政者、管理者更應事先考慮預防措施,而非一味指責所謂個人素質,把重大事故的發生歸咎於某個不可預測行為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