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每年初的香港渣打馬拉松賽事,是最備受關注和最多普羅大眾參與的體育活動之一,在本文見報時,2015年的「渣馬」已曲終人散,要報的新聞、要談的話題都已是明日黃花了。但想在此談談香港的馬拉松運動。
跑步是最基本和最省錢的體育鍛煉,穿起跑鞋不用相約朋友便可以落街跑,跑步的裝備可平可貴,豐儉由人。回顧香港以前的馬拉松運動,是居港外國人喜好的冷門運動,參加者多為外籍人士,難得找到一張華人面孔。剛舉行的「渣馬」由最初的千多人報名,到今屆超過7萬人參加,香港田徑總會的組織推廣和贊助商的投入應被肯定,當然賽事規模發展至今的十多年中,難免惹起不少話題和風波,結果如何亦已有定論。
馬拉松運動是被稱為最普及和最不分等級的運動比賽,因為不論你是業餘愛好者還是國際頂尖的馬拉松精英,都可以在一樣的場地、一樣的條件下同時同地比拚,只要起步槍響起,不同水平的跑手便一齊起步,為踏上這42.195公里的路程而努力。
香港的馬拉松運動發展得如此迅速,跟香港曾經歷過一場「沙士」(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有極大的關係。「沙士」之後,更多市民去追求健康,而最容易讓身體健康起來的就是參加跑步鍛煉,也促成了馬拉松文化的發展。
眾所周知,澳洲的體育文化很普及,廣大民眾喜愛體育鍛煉,筆者於2010年有機會到澳洲的墨爾本和悉尼旅遊,並參加墨爾本馬拉松,其間見到不少當地市民上班時身穿西裝卻騎單車上班,在金融中心一些上班族利用午飯時間換了跑衫跑褲在街上跑步。下班後在悉尼大橋,跑步的人多至經常與你擦肩而過,此情景讓筆者印象深刻。
不過如今,你可以留意在香港街頭,此種風氣正已逐漸形成,並肯定會發展下去,這對於強調金融經濟發展的香港來說,是很正能量的現象啊。
■資深體育記者 朱凱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