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於復活節休巿期後開市,受到上證升近4000點帶動,恒指創自2008年5月後新高,同時是自金融危機後,首次重上26000點。「滬港通」每日105億人民幣額度首次用爆額,可見內地資金湧港澎湃,顯示「滬港通」漸見成效。「滬港通」是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大舉措。「滬港通」後還有「深港通」,在「深港通」開通之前,港股通額度可研究加大。香港股市雖大升,但近年來在全球股市中升幅落後,與其他股市比較起來價格便宜,在「滬港通」及隨後的「深港通」帶動內地資金持續來港的情況下,港股前景可以看好。
「滬港通」自去年11月開通以來一直呈現「南冷北熱」,但這種情況近期已出現扭轉。由於內地資金開始不斷湧入香港市場,「滬港通」「南冷北熱」大逆轉,一改以往滬強港弱態勢,持續呈現「北冷南熱」特徵。昨日內地資金大舉南下,港股通在開通後,首次出現「爆額」的情況,開市後兩小時已用去多於三分之二額度,至下午2時許,港股通105億的額度已用盡,不能再輸入買盤。這顯示「滬港通」已漸見成效,會進一步利好港股。
作為內地資本開放重大戰略措施的「滬港通」,可增強兩地股票市場的綜合實力,擴大兩地投資者的投資管道,提升兩地市場的競爭力。「滬港通」支持和配合內地資本項目逐步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滬港通」同時鞏固香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為日後國家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為香港金融事業的不斷壯大,創造更多和更好的條件。
「滬港通」開通4個月後,內地公募基金獲准通過港股通管道投資港股。對於一直處於慢熱狀態的港股通而言,內地龐大投資資金藉由新模式「南下」,對港股通起到顯著的加熱作用。港股通昨日首次出現「爆額」的情況,顯示港股通每日105億的額度並不足夠,港股通額度可研究加大。去年香港與內地股市表現迥異,港股僅微漲1%,與內地股市同期超50%的漲幅相去甚遠,資金面差異成為主導因素。況且,港股與全球其他股市比較起來價格也便宜。「滬港通」及「深港通」推動內地資金湧港,將為香港市場帶來長遠的提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