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郭伯雄老家去年新蓋的青磚房屋。 本報陝西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秦新 西安報道)與已經落馬的徐才厚經歷相似,郭伯雄從小在農村長大,青少年時在陝西興平一家兵工廠當工人,應徵入伍後被分配到蘭州軍區陸軍第19軍,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近日,記者來到郭伯雄老家-陝西省禮泉縣新時鄉張則村,其青磚建成的新房屋格外引人注目。
務農世家的「驕傲」
張則村位於八百里秦川最為肥沃的中部區域,自然環境優越。這裡不僅盛產蘋果,同時也是很多唐朝皇帝理想的建陵風水寶地,張則村北邊便近鄰唐太宗昭陵。在禮泉縣,提起張則村,很多當地人便會脫口而出:「那裡出過大人物,是軍委副主席的家。」而記者在當地的文獻、資料中也多次看到,郭伯雄赫然位列全縣鄉賢名人之首,不僅是張則村的「驕傲」,更是全縣的「驕傲」。
張則村看起來非常乾淨整潔,家家戶戶門前都通了水泥路,村民家門口的人行道上還鋪着方磚。一進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鐫刻着毛主席頭像和《沁園春·雪》詩句的方形碑,在碑頂紅五星和紅旗雕塑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同時也昭示着這裡和其他村子地位的不同。
據村民介紹,郭家是村裡的大戶,不僅人多,「能人」更多,現在大部分都在外做官。對於郭伯雄參加工作之前的郭家,很多人都沒有太多印象。「就是普通世代務農的老農民,沒想到後來卻培養出了一個這麼大的官。」當地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這樣評述。記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郭家-用一排青磚建成的房屋,在整個村子裡,該房屋為獨一色,尤為醒目。據了解,該房屋是去年郭伯雄找人新建的,花費大約二三十萬元人民幣。
繞到青色房屋的後院,記者驚訝地發現在靠路邊的地方竟有一座土墳,沒有墓碑,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是郭伯雄父親的墳墓。而在離村1公里遠的蘋果園裡,郭伯雄母親的墳墓安靜躺在其中,前樹一碑,上寫着其父母的生卒年月日詳細信息。
碑文顯示,立碑時間為2003年,正是郭伯雄擔任軍委副主席的那一年。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郭伯雄的父親郭孝西就是個農民,因為已經去世幾十年了,村裡人對他已經沒啥印象。「沒趕上好時候。以前日子苦,後來村裡開始種蘋果,日子好了,他也不在了。而且他的孩子們個個發達,他也沒享受上。」村民老陳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