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老戰友在立碑儀式現場講述當年李方州的抗戰事跡。 網上圖片
李方州被當地村民視為傳奇人物,關於他的抗日故事,口耳相傳了幾代人。但他抗日殉國後始終未能落實烈士名分,其事跡被塵封70餘載。
李方州為抗戰毀家紓難,妻子於抗戰初期病逝後他再未續絃,一生未育子女。更關鍵的是,抗戰期間,李方州一直以化名「石明」活動於長城沿線村莊。李方州犧牲後,地方組織因種種原因未予其落實烈士名分,致使這段冀東抗戰史實被長期掩沒。
後代為英烈正名
董連輝說,他是2004年國慶期間回老家探親時,無意中看到母親珍藏的一張民國地契,上面正是李方州書寫的漂亮小楷,才開始關注並探索家中這位四姥爺的故事。
董連輝通過各地走訪調查、查閱相關檔案、黨史資料,挖掘出這段塵封隱情,同時證實了李方州化名石明這一事實:無論是長城腳下小關村郭印會、郭印寶、郭秀崧、李玲等抗戰老黨員老幹部,還是現居新疆喀什的老八路劉占海,只要是當年見過李方州的,都認出李方州的照片就是「石明」。而據《中國共產黨河北省遷安縣組織史資料》等檔案資料記載,遷青平聯合縣三總區首任區委書記是石明,任期是1941年8月至1942年夏,這與李方州的遇害時間吻合。大量證據表明,中共遷安地下黨組織奠基人石明即是李方州。
一座遲建的烈士墓碑
2014年清明節前夕,李方州部下、老黨員、老幹部們在埋葬他遺骨的肖家莊龍架山山腳下李方州墳前立碑,告慰抗日英烈。董連輝將自己多年的調查寫成史料和紀實文學兩個版本的《長城證明》,望藉此彌補歷史遺憾,「也算是對李方州式的眾多無名抗日烈士深切的緬懷」,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