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協今年舉辦「中國歷史文化周2015」,以「外交縱橫」為主題,並舉辦「危機24小時實況比賽」,旨在讓青少年認識中國外交。圖左起為得獎者劉健宇、李沛媛、方琮瑋和郭嘉明。黎忞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本港青少年經常被指缺乏國際視野,香港青年協會今年的「中國歷史文化周」活動就以「外交縱橫」為主題,透過外交官體驗計劃,讓中學生和大專生扮演中國外交官和外交幕僚,考驗他們對於外交議題的熟悉、臨場反應和國際視野。有於計劃得獎的學生昨日指,在參與過程中需要觀摩學習外交官的用字、語氣、立場等,增長了不少外交知識,更獲大會安排參觀外交部,並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人員交流,是難得的體驗。
是次外交官體驗計劃舉辦了「危機24小時實況比賽」,共吸引203名中學生及10隊大專生報名參加,中學組需代入外交官的角色,而大專組需扮演外交幕僚,在不同的國際事件上闡述國家立場和作出回應。大會昨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國際部副主任張建新、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黎陳芷娟主禮及頒獎。
張建新:比賽為港青揭開中國外交面紗
張建新在致辭時表示,上述計劃透過實況比賽、外交體驗之旅如參觀外交部等,可為香港青少年揭開中國外交的神秘面紗,讓他們認識國家外交政策,了解國家發展,擴闊視野。
在比賽獲得大專組「最佳外交解決方案」冠軍的隊伍,由香港大學郭嘉明、港大附屬學院劉健宇、中文大學方琮瑋和嶺南大學吳恩皓組成。他們需要代入國家外交部幕僚,並在賽事中就不同外交事件計劃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方琮瑋分享指,決賽題目是有關亞投行議題,涉及大量複雜的數據與知識,而賽事又規定他們在不足24小時內將資料分析整理成數據和圖像,以及製作出清晰易明的簡報,在準備期間所學甚多,非常有挑戰性。
剛在本月升讀港大、獲得中學組「最佳外交發言人」亞軍的李沛媛指,比賽除資料性內容外,也需要參考新聞片段,學習外交發言人用字和語氣,淡定應對提問,對急才和臨場反應都是很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