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上10月 多巨型股災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傳統來說,10月是「股災月」,例如1987年、1997年及2008年,恒指都試過單日下跌過千點,慘痛經驗相信很多人仍記憶猶新。但事實上,10月股市其實升多跌少,好像美股方面,自1896年起計共118次,升市71次,跌市47次;港股方面,自1964年起計共50次,升市36次,跌市只有14次。不過,碰巧舉世知名的大股災,都是發生於10月,令「10月股災月」傳聞不脛而走。

1929年美股災引發二戰

翻查記錄,道指跌最多的10月前五位,分別是1987年、1929年、1907年、2008年及1932年。1987年股災及2008年金融海嘯不用多提,1907年就因美國銀行業發生危機,引致廣泛擠提及金融大恐慌。1929年則發生世界知名的華爾街股災,令美國及全球廣泛地區步入持久的大蕭條,影響持續數年,間接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上述事件有大量史料,故才令人對10月跌市印象深刻。

港股三大股災都在10月

港股方面,湊巧本港史上最厲害的三次股災,包括87股災、97金融風暴及08金融海嘯,都於10月出現,但過去30年間,股災出現比率僅一成。而過去12年,港股10月只有三次跌市,升市的平均升幅有2至3%。

估值低殘今年跌極有限

有分析師指出,回顧1987及2008年的10月股災,當時恒指的市盈率分別達到22倍(1987年9月)及24倍(2007年底),股息率分別只有1.9%及1.8%,而每當恒指市盈率逾20倍,股息率跌至2.5%以下,便是恒指股災的先兆。不過,目前港股雖已步入熊市,由今年高位至今大跌近26%,現時恒指市盈率只有約9倍,就算10月再跌,也不會跌得太多,較難在今個月內發生股災。

相關新聞
港股十月變數多留力抗災 (2015-09-29) (圖)
影響股市的因素 (2015-09-29) (圖)
歷史上10月 多巨型股災 (2015-09-29) (圖)
恒指自1964年起歷來10月最大跌幅 (2015-09-29)
道指自1896年起歷來10月最大跌幅 (2015-09-29)
民資新路向之浙江篇:全民愛影視 浙商轉戰搶灘 (2015-09-28) (圖)
「電影效應」風生水起 (2015-09-28) (圖)
業界對眾籌式投資有保留 (2015-09-28) (圖)
基金認購知多D (2015-09-28)
熱門IP成影視基金寵兒 (2015-09-28) (圖)
民資新路向之浙江篇:新派跨境電商吸客40萬 (2015-09-25) (圖)
內地網貸全年或達萬億 (2015-09-25) (圖)
回報較高 風險亦然 (2015-09-25) (圖)
話你知:關於P2P (2015-09-25)
民資新路向之浙江篇:浙商轉投P2G賺穩息 (2015-09-24) (圖)
話你知 (2015-09-24)
P2G助PPP進尋常百姓家 (2015-09-24) (圖)
35億溫州民資 追求「幸福股份」 (2015-09-24) (圖)
民資新路向之浙江篇:眾籌型股權投資應運而生 (2015-09-22) (圖)
高風險 宜分散投資 (2015-09-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