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3月下旬,中國政府派遣軍艦到也門撤僑。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隨着中國海外利益的擴大,保護海外華人華僑利益也逐漸成為中國政府工作的重點展開對象。在過去10年間,亦多次實施重大的海外中國公民撤離行動,其中有史以來最大的撤僑行動發生在2011年的利比亞戰亂時期,中國政府共動用91架次中國民航包機、35架次外航包機、12架次軍機,租用外國輪船11艘、中國貨輪5艘、軍艦1艘,耗時12天,成功從戰亂的利比亞撤離中國僑民35,860人。
派軍艦頂着炮火到也門撤僑
距今最近的一次撤僑發生在今年3月30日,鑒於也門安全形勢嚴重惡化,為保護中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政府決定撤離在也門中方人員。29日和30日,571名中國在也門公民分別從亞丁港和荷台達港乘中國海軍第十九批護航艦艇編隊的臨沂艦和濰坊艦安全、有序地撤離也門,經吉布提乘民航航班陸續回國。
曾前往也門執行撤僑任務的臨沂艦艦長高克回憶稱,「當時,我們的軍艦就在炮火的籠罩下,引水員和港口主管不停催促我們趕緊離開,但我想,只要有一名同胞沒有上艦、沒有回家,我們就堅決不離碼頭......某國軍艦也去執行撤僑任務,卻不敢直接靠碼頭,而是讓僑民自己僱小船到軍艦上,換乘一次起碼也得4、5個小時。而我們則是直接靠港,最短的一次僅用39分鐘就把全部人員接走。」
在過去10年間,不論是所羅門群島、東帝汶、以色列、黎巴嫩騷亂,還是乍得激戰、海地地震,不論是開羅、利比亞遊行示威,還是泰國機場被迫關閉,中國政府屢次果斷出手,撤離僑胞、妥善安置。
通過談判解救被綁架公民
此外,中方駐外人員也曾通過談判的方式,尋找中間人,例如尋求當地部族長老從中斡旋,來解救被綁架中國公民。
2004年4月11日,7名中國人在伊拉克被武裝人員劫持並扣押,中國多方努力,在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的幫助下,這7名中國人於次日安全獲釋。
2007年6月,7名中國人在巴基斯坦被宗教極端分子綁架,巴方原本準備武力解決,但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羅照輝與巴政府反覆溝通,強調不能強攻,而必須談判解決,最終經過當地「穆盟」主席等多方努力,以談判方式化解了危機,7名人質均無傷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