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奧繼2012年後再次無緣奧運會。 新華社
2016年初的中國足球仍然是「冰火兩重天」,轉會市場上隨便一個球員都上千萬的「紅火」的另一面,是國奧三戰三敗無緣里約奧運會的冰冷現實。
這個時候說青訓,顯得毫無新意,但這個時候還不說青訓,中國足球就要徹底爛根了。青訓貴不貴?那得看怎麼比,在江蘇海門,有個珂締緣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老闆李太鎮是賣拖鞋的,身家有限,一年投入幾百萬,為了足球他連房子都賣了,但他的球隊建隊至今4年多,請韓國和巴西外教來免費教孩子踢球,每天要用學校的場地訓練,居然拿了2014年全國U12錦標賽冠軍。用李太鎮的話說,這真是「既開心又悲哀」。
這「悲哀」多少有點道理。都說中國足球「不差錢」,問題是錢都用到哪裡去了。
「土豪」們花個幾千萬買內援,這對追求眼前成績的俱樂部來說無可厚非,但除了在金字塔尖「買買買」,總得幹點打牢塔基、造福長遠的事情。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足協完全應該有所作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強制要求投入,並且投入比例不能太低。而去年底公佈的一項青訓調查表明,與球員動輒千萬的身價相比,中超、中甲、中乙的49家俱樂部中,只有9%的俱樂部青訓投入過千萬。
中國足球的「土豪」越來越多並不是壞事,但要打造「百年老店」,必須在青訓上也「豪氣」一下。■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