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早前獲救的礦工出井後,被立即送往醫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齊魯網報道,「自我從業30年來,這是我遇到的最嚴峻,也是最困難的一次救援。」在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基地專家杜兵建看來,此次平邑「12.25」石膏礦坍塌事故救援情況複雜、難度大、風險高、極富挑戰性。另據《中國日報》報道,此次救援行動中,德國專家Rudi Wolf自12月27日來一直在現場指導服務,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他表示,這是他經歷的最難的一次救援行動,最大的困難是地質複雜,軟硬不均,必須不斷地根據情況調整應對措施,此次救援行動中中國政府投入了很多。
杜兵建講述了救援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持續塌方,井下湧水,鑽頭被卡......在事故救援早期,一線救援人員先乘罐籠盡量靠近塌方點,然後採取先掘進後支護的辦法救援,事故發生一周後累計修復掘進救援通道354.5米。遺憾的是,4號井南部地表又發生大面積坍塌、井下巷道水位快速上升,強行掘進、修復支護的多處巷道反覆被毀,救援人員安全難以保障。
縱觀內地礦山救援成功案例,幾乎都採用了井下救援的巷道掘進方式。但在平邑石膏礦坍塌事故救援現場,這條救援道路不再適用,無奈之下,指揮部聽取了技術專家組意見,改用井上救援的方式,通過鑽井打孔救人。
新購鑽機首次實地救援
這一救援措施點基本思路是:在井下被困人員所處位置附近先打通小口徑保命孔,在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繫的第一時間隨即開鑽大口徑救命孔,此前,還曾計劃過打通後下放小罐籠救人。
「在這一鑽井救援點過程當中,我們遇到了更多的問題。」杜兵建介紹,礦山地質結構複雜,以致多次出現鑽頭被卡住的問題。為加快救援進度,數名德國專家被邀請到救援現場,一台價值4,000萬元的鑽井也被迅速運抵。杜兵建介紹,此次救援中使用的4號鑽機和作為備用方案的5號鑽機,都是國家安監總局為了適應當前內地的安全生產局勢與應對安全生產問題,特意購置的救援基礎設備,其中4號鑽機於2013年購進,此次還是首次用於礦山實地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