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有錢是好事,購入當打之年的高水準外援是好事,俱樂部有錢願意花也是自己的事。但對中國足球而言,若在世人眼中留下「人傻錢多速來」的印象,讓國際轉會市場把中超買家視為「肥羊」,並不是什麼好事,其他內地俱樂部怕是難以再引進「經濟適用男」。而轉會費狂飆,也不利於中超長遠健康發展,更擠壓中小俱樂部的生存空間。
從長遠的角度理性來看,錢總不能無限制「燒」下去,抬高價碼對整個市場沒有好處,尤其是中小俱樂部。歐足協之所以會推出「財政公平法案」,很大程度是希望遏制少數俱樂部盲目「燒錢」帶來的整體惡果。中國足球在過去幾年裡的發展速度完全稱得上「中國速度」--但這是指聯賽「燒錢」能力,而非中國球員競技水準。面對大量仍在蠢蠢欲動的資本,中國足協恐怕應該早點出台自己的「財政公平法案」,以維持整個聯賽的長遠健康發展--這其中既要包括對俱樂部財務合理性的嚴格管理,減少通貨膨脹,更要鼓勵投入青少年足球,保障大多數中小俱樂部利益等等。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