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六舉措建戰時軍工體系


放大圖片

■徐增平認為,如果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中國目前的裝備生產速度和維護能力,仍將面臨很大壓力。圖為遼寧艦早前完成編隊訓練後返回軍港。資料圖片

徐增平委員倡民企融入生產 提升裝備保障能力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凝哲、凱雷 兩會報道)軍改大幕已經拉開,軍民深度融合是改革着力點之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創律集團董事局主席、曾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立下汗馬功勞的徐增平,在今年兩會上提交關於中國建立戰時軍工體系的提案,得到章沁生上將等多位解放軍高級將領聯署支持。徐增平建議從立法到管理六大方面入手,迅速建立起中國戰時軍工體系,進一步提升打贏能力。

「當前,全球戰略格局劇烈變化,中國周邊軍事對抗態勢日益嚴峻,面臨局部軍事衝突甚至戰爭的現實危險。」全國政協委員徐增平是著名香港商人,也是一名心繫國防事業的退伍軍人。他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指出,現代戰爭中,交戰雙方比拚的是戰爭裝備、戰時裝備保障水平、戰時裝備生產以及戰時國家整體響應能力。「然而,釣魚島爭端、南海問題乃至馬航MH370搜救,都暴露了我國軍工體系的短板,國防意識和加強裝備的舉措仍然不足。」

目前裝備生產速度臨壓力

徐增平在政協提案中提出,要迅速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戰時軍工體系。他主張,通過推進軍民深度融合,保證有能力在戰爭到來時,組織所有可能的力量投入軍工生產,保障軍隊需要。「就像一個家園一樣,有狼來了,你赤手空拳,狼一看你沒有什麼東西,牠必然要欺負你,你必須拿着獵槍和打狗棒,狼一看你強大了,就必然會害怕。」徐增平說。

徐增平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軍事裝備水平有很大提升,先進裝備列裝速度亦明顯加快,但如果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中國目前的裝備生產速度和維護能力,仍將面臨很大壓力。中國軍工上下游產業鏈基本掌握在國企及其控股公司手中,雖然近年來積極推進戰略重組,實現優化調整,但軍工行業「自成體系、部門封閉、企業全能、產研分離」的狀態尚未完全改變,明顯不能滿足當下戰爭形式的需要。而中國的民企,不僅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報國激情,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科研團隊,還有與國際同步的前沿研究課題。在芯片、激光、隱身塗料等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踐證明,民營企業已成為軍隊部分裝備發展的生力軍。

「民參軍」評價體系待健全

「遺憾的是,中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戰時軍工體系,『民參軍』的評價體系尚未健全,缺乏平時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生產的動員、打動、激勵機制。」徐增平說,打勝仗要靠完善的戰時軍工體系作支撐。在擴大國有軍工企業生產規模的同時,進行社會動員,組織民間企業加入生產,滿足部隊需要。中國工業體系面對大規模戰爭的整體響應能力仍存短板。「戰時軍工體系中的民營企業,現在就應立即評估,分級分類指導,形成民企預備役制度,一旦戰爭打響,可以迅速融入國家戰時軍工體系。」徐增平建議。

相關新聞
港五優勢助力「一帶一路」 (圖)
香港獨特優勢 (圖)
專家解讀:「十三五」香港將獲三大利好
花絮:總理親審政府工作報告港澳表述 (圖)
中證監:深港通下半年開通
科技創新 兩地人才資金研發可合作 (圖)
今日兩會看點 
暖心細節 (圖)
需求潛力大 樓市不會崩 (圖)
「十三五」規劃草案擬修改57處
「十三五」規劃草案擬調整部分內容
微觀點:高樓價扭曲社會價值觀 (圖)
今年棚改可完成600萬套
住房公積金條例正修訂
花絮:「帶着感情討論民工買房」 (圖)
陳政高對樓市看法
六舉措建戰時軍工體系 (圖)
六方面建戰時軍工體系
戰略意義重大 三將領力挺 (圖)
委員讚非公經濟迎來好時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