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毒蛇避暑 村屋高危


放大圖片

■馮顯達(左)估計約90%個案被青竹蛇(下圖)咬傷。 趙虹 攝

去年140宗咬傷人新西佔27% 醫生籲速求醫勿用口啜毒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本港雖為國際都市,惟仍有野生爬蟲類動物生活其中。去年共有140宗蛇咬傷市民個案,主要集中於鄰近郊區的新界地區。有屯門醫院醫生指出,本港常見毒蛇有青竹蛇、飯鏟頭及銀腳帶,被咬的後果不一,但都嚴重。村屋是高危地方:天氣炎熱時,屬冷血動物的蛇會喜愛藏身於溫度適中的室內地方,故隨時成為村屋的「不速之客」。醫生提醒被毒蛇咬傷後,應保持冷靜,抬高傷患處及盡快求醫,不應自行用口啜取毒液。

根據醫管局數字,去年共有140宗蛇咬傷市民個案,當中新界西醫院聯網佔逾27%,共有38宗,數字與2013年及2014年相若。

屯門醫院急症科副部門主管馮顯達昨表示,鄰近郊區及村屋的新界西及新界東聯網較其餘5個聯網,最常發生蛇咬傷市民的個案。

他列舉指,行山地點、村屋空曠且有草堆的地方,以及有老鼠的村屋室內均是接觸毒蛇的高危場地,而本港常見毒蛇為青竹蛇、飯鏟頭及銀腳帶。

青竹蛇咬傷人個案佔九成

馮顯達估計約90%個案被青竹蛇咬傷,其次為飯鏟頭,過往每年約有兩三宗,甚少有被銀腳帶咬傷的個案。

他解釋,由於屬冷血動物的蛇不喜歡氣溫過熱或過冷,故喜愛藏身於溫度適中的地方,因而不乏毒蛇於天氣炎熱時,因避暑而主動成為村屋家庭的「不速之客」,而被蛇咬傷個案主要集中於9月至11月發生,估計高峰期可每月約10宗。

被咬用「偏方」 後果更嚴重

相信不少人若被毒蛇咬傷,會即時用口啜取傷口部位以試圖把毒液啜出。馮顯達提醒市民切勿採用該法。他引述外國研究指該法的成效微乎其微,毒液決不能單靠用口就可啜出,更隨時有反效果,又指飯鏟頭的毒液可令傷患潰爛,加上口部分泌物有細菌,故用口啜出毒液,不但不會改善傷口情況,隨時可加重傷患潰爛程度。

馮顯達亦不建議傷者以繩索大力綁住被毒蛇咬傷的手腳等傷患上方,以圖阻止毒液經血管傳至其他身體部位的方法,認為這會令毒液積聚在傷患處,令該處情況愈加嚴重,亦會因繩索綁得過緊而阻塞手腳的動脈血液流通,進而令手腳缺氧壞死而需截肢,「外地就曾有因繩索綁得太緊而最後要截肢。」

馮顯達表示,被毒蛇咬傷,最重要保持冷靜,否則慌張的心情會加速血液循環,令毒液更快地流至身體其他重要部位。他提醒,傷者可抬高手部等傷患處於胸前的高度水平,認為抬高傷患處可減慢毒液流通,減低全身中毒機會,其後盡快求診,斷不應自行處理。

3人食鵝膏菌中毒 兩肝衰竭

另外,2014年曾有3名市民食用具劇毒的鵝膏菌,當中兩名因肝衰竭而需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瑪麗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徐錫漢指,有病人稱因為鵝膏菌煮湯鮮甜好味,故才採集食用。

有見本地不時發生菇類中毒個案,他曾親自到病人稱曾採集菇菌的華貴h公園等地作實地考察,發現有食用後會屙嘔肚痛的大環柄菇及綠褶菇,呼籲市民不應採集及食用任何野生菇類。

相關新聞
印花稅插水 稅收歲歲衰 (圖)
按年薪的薪俸稅納稅人分佈 (圖)
政府近兩個財政年度各項稅收(億元) (圖)
254萬稅表寄出有寬減 (圖)
欠稅總額39億大增20%
近兩個財政年度欠稅情況(億元) (圖)
經濟呈下行 尤須減紛爭
港控「客容量」 無意恢復「一簽多行」 (圖)
應對團減散客增 旅業應轉型
川客疑遭逼購物 擬循旅議會維權
特稿:濫收車資慣犯 的哥第六次落網 (圖)
「土製尿袋」港鐵車廂爆炸 (圖)
專家解讀:功率如汽車電池 搖晃加濕易「撞電」
網議政事:「吹雞」搞錯日期 「中箭」又爆瘀事 (圖)
亞視前員工有望4周內取回欠薪
推輪椅搭扶手梯 99歲母50歲女跌穿頭 (圖)
督察指黃之鋒等4人阻撓滅火
豬雜掟黎智英 3人判囚准保候上訴
海難聆訊:蘇平治公職人員失當表證成立
工聯會爭全薪產假立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