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香港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工聯會促金融中介發牌


放大圖片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左起)鄧家彪、王國興、麥美娟、郭偉強舉行聯合記者會,揭示逾10個行業收到近500宗有關中介產品投訴,巿民損失慘重。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健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可是工聯會4位立法會議員於過去20個月,共接獲約500宗有關中介產品或服務的投訴,當中涉及10個不同行業範疇,其中涉不同貴金屬投資求助個案有逾200宗,投資者合共損失達1億元,投訴人最高損失1,500萬元。工聯會要求政府建立中介發牌制度,不要令香港成為國際金融罪案中心。

工聯會王國興、麥美娟、鄧家彪、郭偉強昨日舉行聯合記者會,指本港的詐騙產業肆虐成風,更跨境輸出詐騙案,令巿民辛勤賺取的血汗錢被奪去,必須加以正視。

王國興:倫敦金騙局最常見

王國興指出,他4年來接獲市民涉及透過本地、內地或海外公司投資貴金屬的求助逾200宗,其中以倫敦金騙局最為常見。手法主要是由投資中介游說客戶,利用港股收市及倫敦開市的時間一買一賣,並要求客戶簽署授權,讓他們可代為將金錢「炒上炒落」賺錢,但原來這些中介收取服務費後,根本沒有為客戶進行投資,而是中飽私囊將錢取去。

他又說,由於事主所簽署的合約通常均對自己不利,因此事主縱使最後報警求助,但最後大多是由於證據不足,故當局無法提出檢控。此外,事主就算已向警方、海關、消費者委員會、金融管理局等投訴過,可是僅得7.5%個案經投訴後,獲得賠償或退款。

他表示,現時金融類中介服務中只有7種設監管機構規管產品及服務,惟貴金屬類產品如倫敦金、白銀、人民幣黃金公斤條等產品,卻沒有任何發牌制度及行業機構監管,且貴金屬的詐騙案件更有跨境輸出趨勢,形容騙徒的「業務」遠至台灣、美國、加拿大等地,實有需要徹底跟進改善。

他建議,政府應立法對進行貴金屬場內場外交易的公司發牌規管,讓事主投訴時亦可取得更多資料,亦有利警方日後在有需要時進行搜證,此外亦需加強保障投資者個人資料的私隱。

相關新聞
財務中介撒網行騙終落網 (2016-05-10) (圖)
應對不良財務中介貼士 (2016-05-10)
特稿:退休業主貪低息被騙494萬 (2016-05-10) (圖)
工聯會促金融中介發牌 (2016-05-10) (圖)
微觀點:《放債人條例》宜加快完善 (2016-05-10) (圖)
全城等中1.5億 圓上樓退休夢 (2016-05-10) (圖)
話你知:買百元六合彩 僅54蚊用作派彩 (2016-05-10)
逾億頭獎攪珠紀錄 (2016-05-10)
十大幸運投注站 (2016-05-10) (圖)
旺暴累生意減半 商販「秘撈」吊命 (2016-05-10) (圖)
近月零售銷貨價值 (2016-05-10) (圖)
拉布續為禍 5000工友再遊行 (2016-05-09) (圖)
財會近年批出工程款 (2016-05-09)
話你知:休會前通過多項撥款希望渺茫 (2016-05-09)
特稿:天災無怨言 人禍要發聲 (2016-05-09) (圖)
港女生活滿意度僅57分 (2016-05-09) (圖)
微觀點:雙職婦女壓力大 家庭成員宜分擔 (2016-05-09) (圖)
逾半母親管教子女有壓力 (2016-05-09) (圖)
民建聯東區親子嘉年華賀節 (2016-05-09) (圖)
梁美芬落區謝「街坊媽咪」 (2016-05-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香港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