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理財中年人篇:內地中年人投資穩中求進

2016-06-13
■內地中年人理財的同時,更關注遭遇疾病的風險,因此帶有保險屬性的理財產品更容易獲他們青睞。■內地中年人理財的同時,更關注遭遇疾病的風險,因此帶有保險屬性的理財產品更容易獲他們青睞。

傳統理財不給力 保險產品息更高

經過青年時代的拚搏,踏入中年投資者往往已有一定的財富積累。所謂「發財容易,守財難」,加上人到中年精力有限,無法再如過往一樣打拚,很多人在理財上趨向小心謹慎,相比起普遍年輕人選擇的高風險理財,穩中求進的銀保產品更受他們青睞。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內地中年人理財的同時,更注重有可能會在中年遭遇到的疾病風險,因此帶有保險屬性的理財產品大獲中年投資者青睞。

銀保收益超傳統理財

考慮到市面上保險產品眾多且良莠不一,銀行保險理財產品被認為是較為可靠。銀保產品是由銀行、郵政、基金組織以及其他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的一種新型保險概念,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主要有壽險、健康險、年金險、意外險等。

目前銀行傳統理財收益中樞下移,而銀保產品卻在收益上有「冒尖」表現。建行客戶經理介紹,該行有一款銀保產品起購金額為1萬元(人民幣,下同),2年期收益4.63%。農行、工行等也有很多銀保產品,不少1年期利率都在4%至6%之間,遠遠超出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據保險業披露的數據,今年1月至4月銀保市場51家人身險公司銀保累計實現新業務規模保費9,206億元,同比增幅為105.4%,可見銀保產品火爆的趨勢。

有銀行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內地保險的投資渠道逐漸拓寬,不僅可以投資境內,更可在境外運作,使保險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提高,所以其和銀行合作的銀保產品收益也水漲船高。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指出,以往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以數十天計算的產品,而銀保產品則基本上要以年為計算單位,所以可將其高收益率視為長投資期限之下的風險補償。

國債隨兌隨取具流動性

國債在本輪理財風潮中可謂經歷了一場大起大落的頓挫波折,此前利率衝到5%以上仍被眾投資者忽視,而今利率回落至4%左右卻突然火爆,究其原因還是市場上穩健理財產品日益見少。

5月10日第三期國債開售,雖然財政部公告稱3年期國債年利率由4%下調至3.9%,跌破4%大關。5年期國債年利率也由4.42%下調至4.32%,但國債開售後仍遭眾多中年投資者搶購。

投資者邊女士表示,之前一直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一來周期短便於家庭流動資金周轉,二來穩健可靠從未發生過虧損事件。但如今銀行理財收益進入「3時代」,多數貨幣基金收益更不足3%。比較之下,國債回報相對較高。

邊女士稱,國債還有不同於其他理財產品的一大好處,可隨時兌隨時取,具一定的流動性,特別是5年期國債,即使沒到期,按照規定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可按3.91%計息,還高於3年期的國債利率。

有理財人士認為,國債總體而言為長期理財產品,但對於有閒錢、又注重資金安全性的中年投資群體來說,不失為穩健可靠的產品。

保本基金避險兼備增值

自證監會暫緩受理保本基金的申報後,保本基金迎來一波搶購風潮,在當下股市動盪不斷的情況下,保本基金雖然收益漸少,但因其穩健的特徵仍然受到不少保守型投資者青睞。

原先不少在股市中投資的中年投資者,近期都紛紛轉向基金市場,而保本基金更受他們歡迎。李女士此前申購有華安保本基金,雖然近期收益有所下滑,但全年收益仍超過7%。不過她表示,所承諾保的「本」是剛發行的初期基金面值,如果在運作一段時間後才購買,本金就不在基金承諾的保本範圍內。

有基金人士認為,相較其他「短平快」的理財產品,保本基金周期長反而更能避開風險;短期內不用的閒錢用來購買保本周期三年的保本基金產品,一方面可獲取更大收益,另一方面抗市場波動能力也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