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娛樂 > 正文

粵劇藝術不應用生意角度衡量價值

2016-07-21
■小明哥在場景和劇情方面都下了不少細緻的功夫,盡力還原真實度。■小明哥在場景和劇情方面都下了不少細緻的功夫,盡力還原真實度。

粵劇是十六世紀初城鄉內主要的娛樂形式,可是自五六十年代以來香港經濟一再轉型,文化發展漸漸傾西化,而本土的文化卻逐漸衰微。對於年輕一代而言,粵劇既隔閡而又艱深,而入行的人便更少,粵劇的發展在資源和教育上出現了急需改進的問題 ,小明哥說 :「粵劇的資源非常不充足,藝術是不應該用一個生意的角度去衡量它的價值。如果一個地方有值得支持的藝術,政府是有責任去維持這個寶貴的文化。在韓國和日本,一些年輕人在過年的時候,以身穿和服或韓服為驕傲,反觀我們如果叫年輕人穿一套中山裝,他們會說很老土,這便延伸到了教育的問題。日本人去欣賞自己傳統的文化會認為是很高格調,這是對自己國家文化的一種尊重,但香港的年輕一代缺乏這一份尊重。」

懂得變通很重要

除此之外,小明哥坦言業界自身亦需要努力作出改變:「粵劇的消費並不便宜,一張票都要二、三百元,而一張電影票只要大概一百元,大家會比較,會選擇看外國高成本製作而票價更低的電影。粵劇都有其獨特之處,分別是劇目、聲、佈景、服裝。這些是粵劇的特色,但粵劇一直在這四方面一成不變,沒有新的突破。粵劇很講究傳承,我認為傳承是好的,但要懂得變通亦很重要。只有不斷地創新才可以吸引人,電影也是這樣,因此也難怪觀眾沒有選擇它。」而這次的劇作在某部分的服裝配套上將會作出創新,亦邀請了全香港最優秀的武師,希望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視覺享受。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