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朱朗文)反對派「蚊型黨」民協及「新民主同盟」,在今年立法會選舉中不敵反對派「龍頭」政黨「吹雞」,和「雷動計劃」聯手,最終「全軍覆沒」。民協3名候選人,競逐連任的馮檢基轉戰新界西,結果與工黨的李卓人「攬炒」落敗,九龍西的「繼任人」譚國僑也在民協老巢落敗,加上「超區」候選人何啟明此前棄選,出3人,3人皆「輸」。「新同盟」出選新界東的范國威,也和民主黨前議員鄭家富攬炒而落敗。
民協「全盛期」有4席 反對派老二
民協於1986年成立,最初由李永達、陳偉業等擔任黨員,其後不少成員離黨他投,只餘馮檢基、譚國僑等核心成員,因人力物力所限,只集中於九龍西發展。他們此前走「又傾又砌」的「溫和民主派」路線,主張與中央溝通。1995年立法局選舉,是民協的「全盛期」,馮檢基、廖成利、莫應帆及羅祥國佔4席,是反對派第二大黨派。
阿基死撐 單天難保至尊
回歸後,民協漸走下坡。在1998年立法會選舉,民協未能取得議席,其後多屆只由馮檢基「單天保至尊」,先任九龍西議員,其後轉戰「超區」議員,惟馮檢基在今屆區議會選舉落敗,無法取得「超區」的入場卷,只得轉戰新西,又派出「元老」譚國僑出選老巢九龍西,派出名不經傳的何啟明參與「超區」,更「順應潮流」提出所謂「自決」的政綱,圖拓展版圖,結果自作聰明,在民協創黨30年、即今年全軍覆沒。
為「亡黨」負責 范國威引退
「新民主同盟」也成為今屆大輸家之一,范國威在新界東的得票排第十一位,未能連任,連同棄選「超區」、僅得二萬餘票的關永業,「新同盟」在立法會可謂「亡黨」。不過,若將范國威的得票,加上與他「師徒對決」的鄭家富得票,將足夠取得議席。范國威昨日直言,自己敗選是受鄭家富影響,而自己會退出「新同盟」領導層問責。
范國威在公佈結果前已承認落敗,並向選民鞠躬致歉。他稱自己要承擔最大政治責任,即日起辭去「新同盟」當然執委一職,代表退出該黨領導層,以示問責。他又承認,該黨失去唯一的立法會議席,發展無可避免會受挫,會立即檢討政策倡議、路線抑或選舉工程有誤。
被問到敗選原因,他稱自己受反對派碎片化影響,加上選民重疊,民調也令不同團體都告急,選情混亂,更直言鄭家富出選對其選情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