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教界冀中史獨立成科

2016-12-19
■張國鈞(右二)、何漢權(中)、李偉雄(左二)出席講座,談論香港中史科教育。 潘達文  攝■張國鈞(右二)、何漢權(中)、李偉雄(左二)出席講座,談論香港中史科教育。 潘達文 攝

張國鈞促港青學好歷史 何漢權:未來十年相當關鍵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青症雙邪」游蕙禎及梁頌恆在立法會宣誓就任期間公然播「獨」辱國,令社會意識到中史教育的重要。早前提出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動議的民建聯議員張國鈞昨日出席講座時提出,梁游引用「支那」字眼,暴露出其中史知識薄弱,引起公憤,寄望年輕人學好歷史、學懂反省和謙卑。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亦指,現今年輕人最大問題是缺乏愛國精神,對國家歷史發展缺乏同情和諒解,未來十年中小學的中史教育相當關鍵。他們都強調,要加強中史教育,中史獨立成科有其重要性。

立法會議員張國鈞、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及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昨日出席「香港中國歷史科教育的前途」講座,分別就中史教育的政策、發展及改革三方面發表意見。

「雙邪」亂用字 反映中史知識薄弱

張國鈞提到過去幾年,中史科發展有許多讓人失望的地方,直指游蕙禎及梁頌恆二人在宣誓時引用「支那」字眼,侮辱全體中國人,引起社會公憤,說明二人對當時的歷史毫無了解。對於有人稱梁游二人在中一至中三都曾修讀中史,質疑「學習中史是否有用」,張國鈞回應指,事實反映二人中史知識薄弱,「讀書人都會犯法,這並不說明讀書無用,起碼十個讀書、九個知道要守法,這就已經說明了讀書的重要。出現梁、游這樣的人,並不能說明讀中史不重要,反而更應加強中史教育。」

他認為,中國歷史科應包含遠古或近代的中國歷史事件,表達正反雙方的觀點,而非涉獵近年發生的政治爭議事件。他強調,從政者不應介入制定歷史科課程內容,希望立法會只是討論帶出歷史科的方向,具體課程內容應留給專家及前線的校長和教師制定。他亦期望下屆特首可重視中史獨立成科的議題。

本身是家長的張國鈞認為,這一代人有責任讓孩子接受正確的歷史教育,「我希望我的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如果他們只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國人,我會很痛心。」

爭獨立成科 提高學生學習效能

何漢權則指,中史教育本應是教育專業的問題,不應靠政治推動才能「上返馬」,認為高中生修讀歷史科人數「十中無一」,並非初中中史課程有問題,而是因高中課程繁多雜亂,難考高分以致無人修讀。他指出,現今年輕人最大問題是缺乏愛國精神,對國家歷史發展缺乏同情和諒解,做不到「同喜同悲」,故認為未來十年中小學的中史教育相當關鍵,若不加以重視,擔心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他又透露,多個校長曾向他反映,現時中史科的學習成效低,故要爭取中史獨立成科,以提高學生學習效能。

李偉雄:絲路與國家推「帶路」相聯

作為前線教師,李偉雄提到,教育局早前推出的初中中史科改革新方案,他認同「古今並重」的改革方向,但實際教學課時不夠,令現代史的教授並不充足,「惟現代史資料多、與現代人關係密切、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復興過程,最容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培育國民身份認同,香港史則可以讓我們知道香港由古至今同內地的關係。」

他又指,新方案建議加入的文化史如絲綢之路等歷史課題,可以與國家推行的「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相聯,起到「活化」中史的作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