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行走 > 正文

【神州行走】四川甘孜:藏區貧困村落「美麗蝶變」

2017-01-13
■中擁次仁(右)為訪客倒酥油茶。網上圖片■中擁次仁(右)為訪客倒酥油茶。網上圖片

2017年的第一天,裊裊炊煙在香格里拉雪山下慢慢升起,與陽光、牦牛、雪山、峽谷、林海融為一體,藏民的臉上寫滿了清純、靜謐、和諧、安康。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多少年來,這裡的農牧民曾忍受着貧窮。如今,一個個高原上的藏族貧困村落正在發生「美麗的蝶變」。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海拔約4,000米,曾被國際友人稱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但在當地人眼中,亞丁村曾是最貧窮的村落。

26歲的四郎汪堆是亞丁村的藏民,他小時候連一雙像樣的鞋都沒有。「一雙膠鞋穿爛了就不斷地補,父親每次都用牛皮補在鞋洞上,最後竟然補成了一雙皮鞋。」四郎汪堆說。

如今,依託當地政府倡導的生態旅遊產業,四郎汪堆在鎮上開起了餐飲店和賓館,年收入超過50萬元,而他也換了好幾台車。亞丁村的村民依託生態旅遊產業脫貧致富。

從人畜混居 到獨立衛浴

與亞丁村有80公里之遙的拉木格村位於雪山、峽谷、林海環繞的山谷之中,海拔有3,600米,風光迷人。幾年前,村民與牲口混居在一起,一些村民生病不去看醫生而是選擇相信神靈。

2014年,拉木格村被識別為貧困村,村裡16戶藏民居住在山崖之間,幾乎每家都是人畜混居。剛擺脫貧困的村民中擁次仁搖着頭說:以前房前屋後的小道上牲畜糞便隨處可見,風一吹粉塵漫天飛;由於缺水,吃飯的碗要四五天才洗一次。他從家中拿出從樹上摘下的一種軟枝向記者展示說,以前就用這些在碗裡擦一擦,就算「清洗」了餐具。

如今,中擁次仁的家中不僅有了整潔明亮的廚房,還通了自來水。在他家,記者還見到了洗浴室和乾淨的廁所。「要是生病,就到村醫療室去看,村裡有醫生。」中擁次仁說,他家的變化得益於中國新一輪的扶貧攻堅行動。

在拉木格村,隨着2016年僅有的4戶貧困戶成功脫貧,這個西部的藏地山村從此告別貧困。■新華社記者 陳天湖、周相吉 成都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