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雲南旅港同鄉會 > 正文

打造佛教學術對話交流平台

2017-01-20

當日在陀樂寺佛學研究院正門口還舉行了「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佛教學術對話交流平台」及「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教學實訓基地」的揭牌儀式。阿旺嘉措上師和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林教授、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袁書會教授分別為兩個機構揭牌。

第一場會議由蘇州大學哲學系吳忠偉教授主持,聚焦於從宏觀視角討論三系佛教對話交流的正確態度與方法。台灣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黃國清首先發言,介紹了漢藏南傳三系佛教學術系列活動舉行的緣起,並總結了前兩次論壇的研討成果,及說明大家形成繼續舉辦相關研討會的共識。

第二位發表者是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韓煥忠教授,他認為佛教各方應尋求共同關注的議題,如解脫、環保、養老等,三系佛教可提供思想與實踐資源。

第三位由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發表,提出對「佛教三系交流機制建設的初步想法」。

第四位發表者是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袁書會,就「交流學習,共同推動佛教事業之發展」提供意見。

第五位發表者是杭州佛學院的釋宗澄法師,他從佛教傳承歷史來看,認為三系佛教唯有彼此之間相互充實,才有發展的可能。

上午場最後一位發表人是遼寧大學哲學系教授李勇,他認為傳統佛教之間對話不應站在自己的立場,要超越只是為了傳教的思路。

座談會第二場由南華大學教授黃國清主持,聚焦於佛教對話的理論深化。第一位由西藏民族大學教授徐東明發言,他提出交流對話的正確態度應秉持開放包容、平等互信的態度,開展深入、真誠的對話和交流,才會取得更深廣的共識。

接下來由戒幢佛學研究所釋廣濟法師發言,他對漢傳佛教國際化發展給出展望。法師探討了南傳佛教對漢傳佛教在當前發展的借鑒意義,以及漢傳佛教國際化之途徑。

第三位發表者西藏民族大學楊勝利教授以「三大語系佛教對話平台構建的三個維度」為題,總結了2016年三系佛教的對話交流活動呈現出的特點。

第四位發表者是來自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的趙東明老師,他認為漢、藏、南傳三系佛教對話的模式,應以實際效用為目的。他提出只有對其他宗教進行客觀深入地理解,才能真正的進行對話與交流。

最後,華東師範大學張曉林教授從宗教對話模式看三系佛教對話的立場和態度。他認為三系佛教可就教義教理、實踐體系、當前人類問題來進行對話。

下午第三場座談會由西藏民族大學袁書會教授主持,進入了佛教對話的微觀研討。台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黃柏棋教授說出南傳佛教之經典語言如何由地方語言被經典化而形成巴利文,使原本主張依各地方言傳播佛法的多元語言態度,變成把巴利作為聖典語言,有違佛陀的教示。

第二位發表的西藏民族大學魏冬老師以藏文本《中論》中之「八不頌」為主題,比較藏譯本和鳩摩羅什譯本在解讀上的不同處,思考譯者配合不同文化而有不同考慮與取捨。

第三位發表者蘇州大學吳忠偉教授也以「中觀」思想為主題,以僧肇為中心來看漢藏中觀學在「否定」式的比較。

第四位西藏民族大學的陳立華老師指出,三系佛教交流不但在宗教層面,還有在文化層面的特殊展現。

最後一位報告者是西藏民族大學羊毛措老師,論說藏族史詩《地獄大解脫》的宗教思想,先說明《地獄大解脫》之來源、版本等背景介紹,其中佛教與本教思想之完美融合,而呈現出在宗教交流下所建立的符合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觀。

閉幕式由張曉林教授主持,首先由阿旺嘉措上師結語。上師指陀樂寺佛學研究院的研究計劃應為百年長期計劃,並說明可由翻譯格魯派一位祖師第一世嘉木洋活佛的著作《教派廣論》做為起點,來展望三系佛教甚至世界宗教的研究。

黃柏棋教授的總結發言則側重於補充中國佛教與印度宗教、東南亞地區區域互動的相關歷史內容,而他也認為阿旺嘉措上師提出的百年計劃是一個非常崇高的使命,表示能參與其中也感到十分激動和振奮。

黃國清所長做為最後一位結語者,他總結座談會內容可歸為兩方面,一為提供三系佛教對話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第二為確立研究方向,要針對當前人類問題研究、加強佛教人才的培育、加強宗教現象及寺院管理學的研究、並增進三系佛教人才之交流。三系佛教交流對話在佛教事業之傳播上,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其構建和運作,任重而道遠,是次座談會為此開啟了一個殊勝的開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