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正反爭持 「昭南」助追思歷史

2017-02-19

對於曾經歷新加坡日治時期的倖存者而言,「昭南展覽館」的名稱令他們百感交集。新加坡淪陷時年僅15歲的雷蒙德.黃(譯音)憶述,戰爭令他輟學,為了謀生,被迫在家禽飼養場打工,以及在街頭賣菜。他認為不論是否使用「昭南」,國民的傷痛仍然存在,「對我而言,新加坡曾經被迫改名,我們不能逃避」。

另一名倖存者、86歲的陳加昌(譯音)坦言,聽到「昭南」一詞已不再帶來傷痛。也有戰後一代認為,德國二戰集中營也保留原名,認為新加坡的展覽有助國民追思歷史。37歲的製作人格雷西.張(譯音)則認為,「昭南」可能令人聯想起日軍迫害華人的「肅清大屠殺」。

建議使用「昭南展覽館」的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NLB)解釋,在諮詢歷史學家後,認為其他名稱都不足以刻畫那個時代及其代表的含義。

■新加坡《海峽時報》/新加坡《今日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