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團新聞 > 正文

【專訪】顏寶鈴勉港青懷理想放眼內地

2017-03-07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 鄭群  攝■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 鄭群 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飛達帽業控股有限公司顏寶鈴,昨日在北京與傳媒飯聚時坦言,擔任人大代表對自己人生及事業很受啟發,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近日的講話令她有很多共鳴,「理想、信心、信念三樣加起來等於動力。」她又一臉興奮地表示自己的企業,正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受益者:「我50多歲還充滿激情,找到事業的第二春,香港年輕人更要去拚搏。」她勉勵香港年輕人一定要放眼內地,人要有理想才能幹一番事業。

「帶路」救活公司 事業再戰20年

顏寶鈴昨日分享了自己人生遇上的三個好時代:學生時代遇到「上山下鄉」,磨練了自己的毅志及吃苦精神,變得好捱得及懂得感恩;來港後遇到內地改革開放,令自己返回內地投資設廠而成就了事業,一做30多年;3年前工廠遇到困境,在廣東的5家同業有4間倒閉,令其寢食不安,有幸的是在關鍵時刻,又讓她遇上國家「一帶一路」,恍如企業的救命稻草。

她笑說,身為人大代表,令她先着商機,勇闖孟加拉,殺出了一條血路。在業界普遍感到經營困難的今天,飛達帽業業績卻年年發「盈喜」。

她笑說:「我都叫同事要低調些,要不然被人家誤會你牙擦擦,太囂張。......我終於走出去了,現在睡覺都會笑。相信企業未來最起碼還有20年的發展期。」

投資孟國利民生 被當「天使」

憶述3年前毅然赴孟加拉投資1.5億元,顏寶鈴透露是自己參與人大會議時,體會到國家「一帶一路」的前景廣闊。當年,當地環境很差,村民因無錢買衣,多日不換衣而生「頭蝨」,員工叫她不要靠近。如今她再返回村中,村民親吻她的腳,並告訴她:「三年前你不敢走過來,是因為我們沒有衣服換,現在到工廠上班,有錢了,多買了幾套衣服,已不會再生『頭蝨』。那一刻,我好感動,自己彷彿做了救世主,讓他們生活變好,他們當我是『天使』,好尊敬我。」

她透露,在孟加拉投資的村已被命名為「飛達鎮」,村民由100人增至400人,員工有3,500人,明年將增至6,000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她未來規劃是將該鎮人數增至3萬村民,8,000員工,一間工廠,捐建一所中學及小學,其中小學已在動工。

顏寶鈴通過自身的經歷勉勵香港年輕人,不要說放眼世界,即使單單放眼珠三角已經足够:一個珠三角有51個香港這麼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機無限。香港年輕人一定要放眼內地及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建設,前景一定無限。

倡助港青體驗沿線國培品格

所謂「萬金難買少年窮」。年輕人「一定要多吃苦,才懂得感恩,而懂得感恩,才會珍惜,才能培養好的品格,而一個人的品格決定其將來的人生路」。

因此,她建議特區政府資助香港年輕人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可去學習6個月,可以當學分修,將6個月的學習經歷和心得寫成論文,並放上網上共享。

■記者 鄭群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