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社會中去認識和歷練自己,成為許多委員在座談會上最樂意分享的經驗。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旭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釗認為,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風雲變化,但總是萬變不離其宗,首先就是自身建設,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更要鍛煉好自己的心。
對於在京上學的港生們,楊釗讚賞他們的「先行一步」。他指,港生們能夠主動選擇來北京上學,就比許多香港其他年輕人多了一步,多了解了世界發展的速度。同時,因為擁有兩地的經驗,不管在內地還是香港都能夠更勝一籌。
王同學: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在京港生、北京大學廣告學碩士研究生王柏榮以自己為例,說明內地創新速度和香港專業優勢的「一成不變」。 王柏榮透露,在香港大學本科畢業以後,教書工作了一年就選擇來到北京深造。平時,兩三個月回一次香港,便會邀自己的舊同學出來聊天小敘。
連續一起聊過幾次後,王柏榮便發現,同學們每次出來聊天的內容都一模一樣,幾乎都圍繞各自的專業領域大吐苦水或者豪言壯語。這種聊天模式的「一成不變」讓他覺得驚訝。同學們心思都在工作搵錢,卻從未談及過外界的新鮮事物。
不由得他想到內地很流行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讓他更為意想不到的是,內地「滴滴的」發展以及微信支付的一夜普及,讓前來北京找他遊玩的中學同學驚訝:「搞不懂、看不明白。」
容永祺:搭內地發展「高速列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長容永祺,以自己從事的保險業為例說明。他認為不管在內地還是香港,保險行業是朝陽產業。尤其是隨着內地市民富裕起來,對財富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等都有很大需求。據他透露,去年內地和香港在保險行業都保持了30%多的高增長。
他更指,自家孩子留學海外學法律,後來回港轉做保險,卻因為人際關係不如其他內地來港同事的廣闊,一開始做也舉步維艱。
容永祺表示,在內地學習就要好好認清楚自己的優勢把握機遇,搭上內地快速發展的列車。 ■記者 胡若璋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