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譚惠珠:林鄭善處「三關係」 利領港前行

2017-03-2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特首選舉進入最後倒數,力挺候選人林鄭月娥的呼聲一直強烈。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圖)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林鄭月娥過去30多年服務政府和市民,勇於解決困難問題,表現出有承擔的態度,再加上她有能力掌握「三種關係」,分別是香港與中央、行政與立法和市民與特首的關係,最有利於帶領香港繼續前行發展。

寧遲參選 顯責任感有承擔

林鄭月娥參選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其間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政綱和熟書的辯論水準,也有非常親民、關心社會的落區表現,但偶爾也有「甩轆」情況,譚惠珠認為,林鄭月娥決定參選的時間較遲,其他人可能已早有準備,但林鄭月娥在明知時間緊絀的狀況下,依然堅持要做完施政報告,才辭職參選,「我覺得這是很有責任、有承擔的態度。」

因此,儘管這兩個月中,林鄭月娥及其競選團隊或有不足之處,譚惠珠指出︰「選舉不只是為了兩個月的表現,看林鄭月娥是看她30多年的表現。在解決困難問題上,她堅定、肯盡力去將問題解決,這種態度很清楚。我不能說她所有問題都解決到,因為這是不可能,香港人有不同的訴求。」

與中央良性互動 港最得益

譚惠珠續說,自己支持林鄭月娥,除了是因為林鄭有承擔的主要原因外,還因為她能掌握「三種關係」,首先是中央和地方關係。譚惠珠說,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如果香港和中央之間都可以按基本法要求去運作,雙方都會因為這個良性互動而得益,「香港的民主自由不是靠街上暴動來爭取,香港的民主自由是要靠香港人跟着基本法的安排,去管治香港,中央繼續支持,才可獲得。」

譚惠珠指出,由於香港可在中國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這就帶出我們要保持這個城市作為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也因此享受到國際金融中心所得到的自由,不止是經濟上的自由,也是生活、人權上的自由。」

行政立法料和諧 了解基層需要

她認為,在民主發展上,香港從未試過如此民主,若非政改方案被某些人否決,這一次香港人就可以「一人一票」選出心儀候選人,就連反對派也會有「造王」的機會,「但不能成功,否決『8.31』的人有很大責任。」譚惠珠概括,香港在經濟上、在政治上都要和中央有良性互動,「我覺得林鄭月娥能夠掌握到。」

第二是行政立法關係,有些人認為只有某些人才會做得好,譚惠珠認為其實不然。她指出,現時立法會由建制派佔多數,由反對派支持的人任特首,不等於會有和諧的行政立法關係,「一定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眾數都依基本法辦事,才可以有有效運作的行政立法關係。」

第三是行政長官與市民的關係。林鄭月娥做過社會福利署署長、扶貧委員會主席,又做過發展局局長,明白土地供應問題對社會的影響,社會上弱勢社群有何需要,「現時有民調稱她民望低,我們要研究一下調查機構如何做調查。若真正由林鄭月娥做行政長官,她了解兩大問題,即房屋土地、扶貧和福利,有直接經驗,也有能力,因此能做到好的政府和市民的關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