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廣東推動粵港澳合作創新發展」系列報道 > 正文

「廣東推動粵港澳合作創新發展」系列報道3:粵港澳服貿自由化見成效

2017-03-25

產業特色突出 領軍品牌湧現 市場要素集聚

2014年12月,《CEPA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澳門)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正式簽署,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開放模式。2015年3月,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正式實施。

廣東抓住《CEPA服務貿易協議》實施契機,深度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着力建設13個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取得實實在在成效。2016年粵港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7.23%,示範基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在產業規劃、市場培育發展、品牌建設、創新發展、環境營造方面取得諸多成果,為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進一步深化和推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

粵港澳服貿全國先行 示範基地爭創新載體

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改革開放的先行地,香港始終是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最重要橋樑紐帶與合作夥伴。30多年來,兩地一直攜手,共同集聚全球先進生產和服務要素,共同提升在海外利用資源和布局產業鏈的能力,「十三五」期間,粵港合作將在更高層次實現粵港經濟的成功轉型升級和持續繁榮發展。

2015年粵港服貿率先在全國實現自由化,推廣其成功經驗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支持,2016年裏,粵港服貿經驗正式進一步複製推廣向更廣闊的內地。粵港服貿自由化在「十三五」期間的進一步深化,將成為當前粵港發揮互補優勢、共同提升競爭力的最佳突破口之一,為兩地經貿合作帶來更多利好。據了解,廣東作為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先行試點省份,為全國服貿自由化探路,在清理各類規範性文件,大幅取消相關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驗範圍約束上做了大量先行先試工作,對港澳服務業提供者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金融、會計、交通運輸、教育、法律、建築、檢測認證、電信等領域相繼出台實施了系列操作細則或配套措施,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廣東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廣東自貿區的建設與粵港澳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作為廣東落實《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實施意見》的重要舉措,包括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以及前海、橫琴自貿片區在內的13個首批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從2015年10月以來陸續正式掛牌,成為廣東進一步深化粵港澳服貿合作的新載體。他推介稱,首批13個省級示範基地以文創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導,引導香港服務業投資珠三角及粵東西北地區,主動適應「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要求,打造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建設制度高地、創新高地、智力高地和人才高地,爭創「不是自貿區的自貿區」,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廣東經驗」。

服貿開放政策覆全省 示範基地成「領頭羊」

廖京山指出,創建省級示範基地,既體現了服務業對港澳開放政策普遍適用於全省的原則,又統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突出「領頭羊」效應。據了解,13個省級示範基地積極探索、務實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示範基地在全省的地區分布上形成了合理布局。首批13家分布在12個地級以上市,其中珠三角地區8家,在粵東西北地區5家。相對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符合珠三角地區與港澳聯繫更緊密、資源更多的區域合作實際。汕頭、梅州、湛江、雲浮各有布點,鼓勵和支持了廣東東西兩翼、粵北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後發優勢,引導粵港澳合作向珠三角以外地區延伸拓展。

據了解,示範基地實現了良好開局。各省級示範基地在原有的服務業園區基礎上建立,基礎設施、工作機制相對成熟,各地把港澳因素擺在首要位置,更加重視與港澳服務業合作。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注重發揮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鞏固與支持香港國際金融、商貿、航運中心地位。珠海、中山、江門等地加快培育主導產業,探索與澳門中小微企業深入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各省級示範基地的發展擁有較大空間。園區集中了本地優質資源,積極開展向港澳推介,推動合作項目落地。如廣州打造粵港澳服務貿易合作樞紐,深圳提出建設與港澳服務貿易示範窗口,珠海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佛山建設高端服務業後援基地等。

示範基地已經構建出了多層次的粵港澳合作平台。廣州、深圳、珠海在國家級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中,發揮廣東自貿試驗區和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政策的疊加效應,加快港澳服務要素集聚。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積極創建粵港澳合作新平台,借助高鐵經濟圈建設,發展文化創意、創新科技、高端商務等先進服務業,加快與港澳合作對接。汕頭、梅州、湛江、潮州、雲浮等地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努力探索合作新模式,深入挖掘新潛力,成為推動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

??基??地??風??采??

天河CBD 粵港澳經貿往來集聚區

天河CBD是廣東首批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之一,作為廣州打造的粵港澳合作的着力點,成為穗港澳服貿自由化領域先行先試的突破口和強引擎,是廣州市國際化程度及粵港澳經貿往來程度最高的區域。兩年來,香港中國西部開發促進會、香港青年動力協會、香港總商會、香港國際投資總會、香港商業會計師協會、香港金利豐金融集團、世邦魏理仕有限公司、香港信合集團、滙豐銀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等來訪多達20餘次。

據了解,2015年底,香港累計在穗投資項目18293個,累計實際外資446.08億美元,2015年穗港貿易總額151.23億美元,同比增長0.84%。其中天河CBD實現生產總值1204.54億元,增速高達8.8%。根據2016年8月《2016在粵香港服務業企業名冊》,列有在粵香港服務業企業878家,其中廣州有457家,佔廣東省52%。而在天河CBD的就有187家,佔廣州市約40%。據了解,截至2015年底,天河CBD共有外資企業2969家,其中港澳投資企業1942家,累計實現利用外資51.75億美元。

天河CBD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在該區域從事專業服務的港澳人士所佔從業人員比例在全廣州排名第一。其中,會計、法務、地產、企業諮詢等服務於商貿服務的專業服務業以及生活服務業是香港的優勢行業,也是在天河CBD最受歡迎、發展得最好的領域。知名服務貿易企業包括了香港的渣打銀行、恒生銀行、創興銀行、永隆銀行、無限極、安永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

東莞松山湖 粵港澳文化創意產業成型區

松山湖(生態園)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省級示範基地自2016年3月掛牌以來,全面推動粵港澳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積極引入港澳產業資源,重點培育動漫遊戲影像產業、虛擬現實(VR)產業、品牌授權產業及機器人產業。示範基地以招引優質港澳企業並扶持其在園區發展為工作重點,初步形成規模,截至2016年底,園區共引進大型知名港資企業及中小型港資背景企業64家,其中不乏生益科技、新能源、艾力達、博泰創意服務中心等覆蓋科技、文化領域的優秀企業。

松山湖管委會副主任曾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莞發揮自身區位優勢,積極推進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工作,目前東莞累計引進港資達385.6億美元,全市有港資企業6198家,佔到了東莞外資企業的6成,創造了良好的莞港澳合作氛圍與條件基礎。松山湖(生態園)積極與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何舟工作室溝通,整合推進莞港VR產業發展;推進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整合莞港兩地專業資源,大力引進對口人才,目前已吸引香港科大、香港理工等國內外一流名校的學院派年輕創業家200多人來到松山湖創業。

??入??駐??企??業??如??是??說??

作為一個香港企業來廣東,尤其是在廣州投資,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語言文化都很相通。天河CBD管委會的協調和對接也很順暢,常常一個電話或者微信就能得到及時回覆與辦理。我們公司希望從講述香港故事開始,變成講述一個中國內地的故事,再走向世界變成一個世界的故事。

──天河CBD 香港依威能源集團廣東總經理

陳樂基

內地工業機械人市場近年以每年20%-25%的速度大幅增長,成為全球最大機械人需求的巨大市場。近兩年,我們在硬件類的產品動作越來越快,基本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完成從研發到推出上市。和預測的一樣,恰好差不多經過了五年的技術沉澱和行業轉型,2017年賺一個億不再是紙上談兵。

──東莞松山湖 香港科大團隊李群自動化創始人

石金博

??觀??點??

各省級示範基地向園區集中本地資源,積極開展向港澳推介,推動合作項目落地。如廣州打造粵港澳服務貿易合作樞紐,深圳提出建設與港澳服務貿易示範窗口,珠海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佛山建設高端服務業後援基地等。

──廣東省副省長 何忠友

粵港澳服貿這些年

■2008年 經中央批准,廣東率先對港澳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先試。

■2011年8月 李克強總理在港宣布「十二五」期末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

■2014年12月 商務部與港澳特區政府簽署了《CEPA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澳門)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標誌着廣東率先與港澳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2015年10月 廣東省確定首批13個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省級示範基地。既體現了服務業對港澳開放政策普遍適用於全省的原則,又統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突出「領頭羊」效應。

■2015年11月 商務部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簽訂了《CEPA服務貿易協議》,在內地全境複製、推廣廣東省創新經驗。

■2016年 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過程中,廣東省總結形成20條「廣東經驗」。創建省級示範基地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數??說??

2017年2月23日

粵港合作第二十二次工作會議發布

5005.5億美元

2016年粵港進出口貿易總額(含轉口)

5365個

廣東省新批設立香港直接投資項目總數,同比增長10.5%

17.23%

粵港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