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郊野公園應為香港未來發揮更好作用

2017-04-10

今年是香港郊野公園成立40周年,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慶祝這個大日子的同時,也將進行顧問研究及展開公眾諮詢,努力提升郊園的康樂及教育功能,為市民提供更多活動的選擇,這是特區政府未來一項重要的惠民工作。郊野公園40年來,為香港的保育和市民的康樂、教育及旅遊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也需要郊野公園發揮更多的作用,尤其是應根據實際的需要,在郊野公園的邊緣地帶,規劃出一些土地,作為建屋用途,在保育與緩解廣大市民的安居困苦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香港在1976年正式制定《郊野公園條例》,當年成立了首批包括城門、金山、獅子山在內的郊野公園,對這些地區實行特別保育。40年以來,郊野公園及該條例之下的特別地區之規模不斷擴大,至今共有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共有4萬多公頃,佔全港土地總面積的40%,為目前全港最大的受保護地區類別。鬱鬱bb的郊野公園,不僅為本港逾98%的動植物種提供棲息地,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調節身心的好去處,它更猶如香港的綠肺,放出大量氧氣並吸收了大部分有害物質,令香港的空氣一直保持清新宜人。

負責管理郊野公園的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將積極研究在郊野公園提供更多的設施,吸引更多市民前來活動,這對於廣大市民來說,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香港市區人口高度密集,多數市民的居住空間也比較狹小,的確需要在郊野公園有更多種多樣的設施,方便他們休閒、康樂和短途旅行。許多市民以及有關社區和環保組織都歡迎政府這項措施,可見社會上對此已有共識,期待有關研究和諮詢盡快開展,讓廣大市民就引進什麼設施及活動項目等具體問題充分發表意見,以便政府有關方面盡快開展相關工作,讓廣大市民早日受惠。

需要指出的是,郊野公園對香港市民所能夠發揮的積極作用,還遠遠不只是休閒、康樂和短途旅行。郊野公園佔地遼闊,是香港總土地面積的四成,其中一些邊緣地塊,完全可以根據香港社會的實際需要,改變成為供市民居住用途,以緩解現有可用土地嚴重不足的問題。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也提出了這個構想。事實上,從中規劃出1%至2%(約400至800公頃)的面積,並不會影響郊野公園主要功能的發揮,也不會產生環保的問題,但就可以在短期內為香港提供大量可供建屋的土地,以落實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等房策大計,讓保護了40年的郊野公園,為改善港人居住問題而作出更大貢獻,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有環保團體之前對在郊野公園邊緣劃地建屋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這是犧牲了環保和郊野公園的價值。對於這些看法,香港社會不少輿論都認為,保育和休閒與港人安居之間,應該取得恰當的平衡,40年以來,香港把四成的面積都列入了郊野公園和特別保護地區,這個保護的力度和比例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保護環境和讓市民有更多的康樂、休閒空間,的確是值得重視。但目前可用地土地短缺而導致樓價高企,市民安居面臨嚴重困難,正是需要從郊野公園遼闊的地域裡面,劃回少許部分用於建屋,滿足廣大市民最基本的需求,這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總之,廣大市民都殷切期待,40周歲的郊野公園,應該為香港的未來和廣大市民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多的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