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各界:同屬「一國兩制」特區 港人應反思澳成功經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萬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在與澳門社會各界舉行座談會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澳門的成功在於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切實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區行政主導體制,更強調要不斷壯大愛國力量。香港社會各界認為,香港與澳門都是國家「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張德江委員長的講話對香港未來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培養青年國家觀念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吳良好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的社會情況比澳門複雜,張德江委員長對澳門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堅持以「一國」為本,善用「兩制」之利的肯定,值得香港人反思。
他指出,作為愛國愛港的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面對香港的新問題,應作出擔當,要旗幟鮮明地捍衛和確保「一國兩制」在港全面實施。
他表示該會多年來為愛國愛港薪火相傳作出不懈努力,近年亦將工作重心放到青少年工作上,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念和對國民身份的認同,令年輕人明白,香港只有在「一國」之下,才可發揮「兩制」優勢。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表示,在「一國兩制」實踐方面,澳門的確比香港好。他強調,只有在「一國」的前提下,「兩制」才能實行。香港因外國勢力的影響,破壞「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令香港長期停留在政治爭拗中,而未能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他強調,只有培養出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國家情懷,顧及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香港才能再發展,否則香港的優勢難以表現,也會損失發展的機遇。
發揮金融航運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陳清霞指,委員長肯定澳門回歸17年來取得的成績,其實香港在祖國的政策支持下,同樣可以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作為法治社會,有着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傳統優勢,較澳門有更好的條件,但過去有人只要「兩制」而忽略「一國」,應該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重新檢討,堅決擁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中,借助「兩制」充分發揮出香港的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秘書長簡松年指,委員長對澳門的充分肯定,是善意提醒香港可以成功落實「一國兩制」。香港目前形勢複雜,香港特區政府要以強硬的手法對付分裂行為,彰顯法治,維護好「一國」的底線,同時向溫和反對派釋出善意,團結各界,修補社會現時的撕裂,凝聚更多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他強調, 青少年是香港社會的未來,青年工作應該是重中之重,該會近年積極組織青少年回鄉尋根,希望通過類似的活動培養他們的愛鄉愛國情操。
團結溫和遏制分裂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表示,要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就必須依照基本法辦事,對分裂國家主權、挑釁的行為絕不能手軟,只要社會環境穩定,「兩制」才能成功實施,特區政府施政才能夠暢通。未來,香港應從根基做好國民教育的工作,增加青少年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蔡毅批評,香港的反對派為反而反,更與外國勢力勾結,令「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有效實踐被削弱,但如果大家都站在國家和香港的長遠利益方面去着想,相信香港亦可以將「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他強調,在「一國」的大前提下,香港應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借「兩制」發揮香港的優勢,融合到「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發展機遇中,香港必定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