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鄭婷婷「參差」個展尋找差異之美

2017-06-23
■鄭婷婷位於火炭的畫室擺滿即將展覽的作品。 張岳悅 攝■鄭婷婷位於火炭的畫室擺滿即將展覽的作品。 張岳悅 攝

靈感或來自童年記憶,或來自身邊點滴,本地年輕藝術家鄭婷婷在創作中不斷轉換,作品常以相似構圖對比日夜變化,並將以「參差」為主題舉辦個展,既有個人經歷的折射,又持續探索日常生活中相近事物的不同之處,也邀請觀眾停步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對下一代的期望。

鄭婷婷的「參差」個人畫展以自身作為幼兒藝術導師的經歷為出發點,反思香港大眾對教育和創意的態度,這種參差既是展出作品各異的尺寸,也代表時間、空間和各人思想的差異。是次展覽將展示她一系列全新作品,除了一貫的油彩布本作品之外,她亦突破以往的創作模式,展出投影、版畫和藝術畫冊等。特別為今次展覽製作的藝術畫冊參照集郵簿的形式,收集了她孩童時期的繪畫,也是對她創作源頭的探索,以及對藝術旅程作出的回應。同時她會在展覽首三個星期特定時段即場創作,「在比較陌生的地方畫畫,沒有熟悉的工具和步驟,可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創作。」同時,她會與都爹利會館合作策劃一系列的公共項目,包括藝術家講座及導賞。展覽由K11 Art Foundation(KAF)呈獻、陳子澂策展,將於本月28日起至8月4日於中環chi art space舉行。

鮮明顏色描繪生活

訪問鄭婷婷是在她位於火炭的畫室,甫入去便見多幅已完成的油畫作品或掛或擺,將整個空間裝扮得色彩繽紛。在《Where is Our Head》中,她以鮮明的顏色描繪小孩創作、學習和玩耍的情境,畫面活潑生動,在熒光綠、粉紅、洋紅和鮮藍等顏色的映襯下,孩童或投入享受學習和遊戲過程,或懵懂而不知所措,她由此反思社會討論多時的教育議題:對於教學的取態,以及新世代從小就要面對的各種期盼。

通過藝術教育工作者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鄭婷婷留意到她的學生好學和勇於嘗試的一面,她也意識到學生們有相同的學習目的,但結果往往看起來很不一樣:有些小孩可以輕易完成指令,有些則需要多一點指導,甚至有的會選擇完全無視指令,只做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這種差異或許是社會審視和比較每個小孩的尺度,但她就以這種多樣性為創作的靈感,透過畫作提出這些步伐上的差異其實都是一種美,「當時我正在和學生們玩課堂前的反應遊戲,其實只有快慢而無對錯之分。」她說。

拼湊童年記憶碎片

在課室以外,展出的畫作也與鄭婷婷自身的成長經歷緊密相連,是她童年記憶碎片的重組,如另一個作品系列《Dance Practice》,她介紹說:「我有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某天她提起,我在小時候曾經畫過三幅畫,畫中是穿茠暕ⅢR衫的女孩叉腰彎腿站立。我感覺有趣,便根據她的描述重新畫了這樣三幅畫。看起來這些相似的畫是自我複製,實際上我是想通過反覆做差不多的畫面,讓自己進入畫中世界,這種代入感使畫面氣氛增強,也希望帶出同一場景在不同時間的面貌和感覺。」

談起此次展覽中的部分版畫作品,她表示自己讀書時學過版畫,但一直未能專注其創作,「不同藝術媒介的創作方法不同,版畫要遵循步驟、付出勞動,做的過程也要全情投入到每一個步驟中,創作時的心情也會與油畫不同。和其他畫種相比,油畫我做的時間最久,也有茼菑v的一套步驟和方法,而當我在不同媒介中切換時,便會想將不同的步驟和方法相結合,換個角度去思考,從而創作出不同的感覺。」

不想做一世「Sunday Painter」

鄭婷婷現居香港,主要從事繪畫及素描創作,也是少數以繪畫為主要媒介的本地女性藝術家。她鍾情於日常風景的獨特氣質,作品常圍繞對平凡事物的觀察和敘述。她亦透過組合不同材料,整理出個人經歷對自己的微薄意義。她2013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發「視覺藝術院獎」,並奪得「紅彩畫廊獎」。其後作品於「集合之前,解散之後」(Gallery EXIT)、「The Imaginary Order」(Gallery EXIT)、「搖曳的重量」(十方畫廊 )、「→」(刺點畫廊)及「開引刪引 」(雲峰畫苑)等展覽展出。

初見鄭婷婷的作品,是在孫中山紀念館的「邂逅!老房子」藝術計劃中,她當時因在台灣舉辦展覽而未能出席開幕禮,但夏威夷主題的屏風作品以鮮明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她自述傾向於以豐富色彩表達情感,「我從小開始學素描,學了很多年,長大後開始覺得不滿足,常抱以挑戰的心態創作,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當年辭去工作時雖有猶豫但也是必須,因為我不想做一世Sunday Painter,這種辭職的勇氣來自於我對自己的熟悉程度。」談起未來的計劃,她表示9月將與商家合作設計月餅包裝盒,也會積極籌備新作品和未來的展覽。■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