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一連五日的「創科驅動 成就夢想」科技展昨日是最後一日,傍晚時分仍有不少市民魚貫入場,可謂愈夜愈精彩。慶委會執行主席鄭耀棠表示,五日內至少有21萬人次進場,較預期的10萬人次為多,形容活動很受大眾歡迎,猶如嘉年華會。他續稱,科普教育在港仍有改善空間,建議政府成立科技日及明年再辦同類型展覽,加強大眾對創新科技的認知。
市民盼未來多辦航天展
科技展昨午仍人山人海,第二次進場的付女士帶着兒子到場,她表示,兒子很喜歡科技展,特別是太空劇場,多次叫着要帶他再去,故昨日再次到場。付女士續稱,個人印象深刻的是神舟二號,期望未來多搞展覽,提高大眾對航天科技的知識。
帶着3名子女,特意從大埔到訪的王女士表示,讓小朋友親身接觸及學習,是難得體驗,而場內的展品及互動教學是書面上學不到的知識,期望日後多舉辦相關展覽。4名行山發燒友昨早行山,下午亦特意結伴到場參觀,何小姐指,期望感受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認為本港科技發展要向內地更多學習。
鄭耀棠:小朋友「唔捨得走」
鄭耀棠指,展覽至少有21萬人次到場,不計算6月28日優先場的人次,單是6月29日便有3.3萬人次,30日有4.1萬人次,7月1日有7.6萬人次,截至昨午3時也有4.2萬人次。
他續稱,起初是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等學校帶學生進場為主,及後在7月1日起便是一家大小拖男帶女的入場,「好似嘉年華會咁,裡裡外外都是人。」
他稱,羽毛球機器人及互動環節大受歡迎,小朋友到場內「睇到唔捨得走」,認為本港科技普及教育仍有進步空間,未來可以多做相關展覽及教育,將內地及外置最新科技帶到本港展示及學習,又建議成立「科技日」,多管齊下刺激本港創新科技發展。他直言,很希望明年再辦相關展覽,但要很大的場地,打算與政府商討。
新屆政府剛上任,本港創科路又如何走?鄭耀棠表示,本港創科根基深厚,如科技大學的學生發明了航拍機,但是在日常生活應用方面欠缺支援,反而是由深圳將技術「發揚光大」,影響其他地方及國家,建議新屆政府可以在應用層面協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