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每年升中放榜,總有一批「失意」家長帶着子女,四出積極叩門。有部分叩門者本身更已獲英皇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傳統名校取錄,又或順利入讀首志願學校,但學生、家長仍然不滿意,希望可以追求到「心中至愛」。
皇仁書院旺場 上午聚逾30人
昨日升中派位放榜後,傳統名校皇仁書院吸引了大批學生、家長前來叩門,單是上午已有逾30人聚集。本身已獲派英皇書院的葉同學指,希望入讀一間「主攻讀書的學校」,亦覺得皇仁「校風好,比較有禮貌」。其父葉生則對原本的派位結果已感到滿意。
獲名校聖保羅書院取錄的冷同學亦來叩門,他指曾到皇仁面試,父母希望他前來叩門,但他承認對學校認識不深,若最終未獲取錄都不會失望。
至於位於大角咀的英文中學-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一早已有約20名同學和家長等叩門。直言「滿意派位結果」的謝先生帶着獲派首志願的兒子到場碰運氣。謝先生透露,兒子成績中等,故按他的能力選擇了第一志願,「不過都想搵個機會,試一下會否再好少少」,他亦想兒子有多些升學經驗,「感受一下派位」。
詹太的兒子亦獲派第一志願,但她仍然一早到銘基書院叩門。她指兒子在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讀書,成績在全級80多名,因小學老師推介銘基書院,所以來「博一博」。
派「第九志願」 家長批不公
另一家長李太坦言對結果「不滿意,兒子成績都OK,在全級150人中考40名內,第一志願係聖芳濟書院,但派了去第九志願。」她認為叩門成功機會甚微,並批評派位制度,「差成績反而派到好學校,不按成績,不是很公平。」她指不少與兒子成績相若的學生,都未獲派心儀學校。
由姨媽陪同叩門的莫同學面露愁容,直認「阿媽叫我嚟」,又指母親因要照顧弟弟未能陪同在側。其姨媽解釋指,莫同學家住大角咀,爭取轉校主要是想方便上學。
只派到近第二十志願的何同學,與父母、哥哥一起出動叩門,其所讀學校的小六級逾150人,他排名80、90名,認為自己的水平「應該係讀Band 2中上的學校,現在獲派的學校只是Band 2尾,我不滿意。」他喜歡銘基書院的校風和該校注重運動,而由於哥哥在聖芳濟書院讀書,故他亦會同時到該校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