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專家解讀】和平解決彰中方「大局觀」

2017-08-29
■印軍越界地點示意圖。 外交部網站■印軍越界地點示意圖。 外交部網站

在中國外交部確認印方已將越界人員和設備撤回後,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印度問題專家龍興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此次對峙能以和平方式解決,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大局觀」,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同時顧全了中印雙邊、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繁榮發展的大局。

龍興春指出,印軍越界一事本身就理虧,在不是自己的領土上逗留越久越被動,其實印度最近一直在找台階和理由撤軍。他認為,印度的判斷是中國不會動用武力,但如果繼續拒絕撤軍,中國可能不得不採取武力手段驅離印度軍隊,然而發生武裝衝突對誰都不利,雙方都會有所損失,但相較之下,印度顯然更難以承受與中國的長期對抗。「尤其是在各個國家都以經濟發展為重的大背景下。」他稱,「製造一場戰爭無疑是 『下下策』。」但他否認此次印方撤軍與日前的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在西印度洋演習有關,「雙方完全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並未有軍事威脅一說。」

盼化危為機

啟高級別戰略溝通

但龍興春同時提醒,經過此次對峙,會讓中印雙方重新審視彼此,「一直以來,印度都對中國充滿防備,這次對峙更是讓中國意識到此種防備和敵意到了何種程度,同時因為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未來印度可能仍會將中國視為威脅,即使這次洞朗對峙解決了,也不能排除下次類似事件的發生。」

龍興春希望,中印在此次危機後能夠啟動高級別戰略溝通,以化解戰略誤解,化消極為積極,促進未來中印關係健康發展。他認為,此次事件已經激發了兩國「民間敵意」某種程度的上升,今後雙方政府、學者、媒體都需要付出較大力氣去修復「創傷」,而中方企業對印的投資也勢必受到影響,會「更加審慎」。■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