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收生政策改變助減「跳船」 認受性升鼓勵報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是學界近年「重中之重」,到底成效如何呢?香港文匯報檢視教育局高中科目調查的數據,發現2016/17學年,不同STEM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延伸單元M1和M2的退修比率均較之前一年回落,而於文憑試應考多個數理學科的中六生比率亦見回升。教育界人士認為,數據反映STEM學科「退修潮」略退,估計與大學收生政策近年微調,增強學生選讀數理科的信心有關,認為STEM教育的成效正漸現曙光,但建議政府應加強學生對創科行業發展的認識,避免出現「栽培錯配」的情況。
教育局近日公佈「高中科目資料調查」,結果顯示2016/17學年有三成學生在中四修讀3個選修科,與過去數年比較,比例趨穩定。而整體而言,生物科共有26.6%中六生應考,較去年微升0.6個百分點,並取代經濟成為最多人應考的選修科。
為深入了解學生選科及退修情況,香港文匯報翻查過去三年相關調查數據,發現與STEM相關的科目和單元,包括數學延伸單元M2、物理、化學、生物、設計與應用科技等,在今年應考DSE人數比率均較去年微升。生物、化學和物理的比率有約20%至26%,屬STEM學科中最多人應考的三科。
M2退修率最低
至於退修情況,記者以2014/15年中四生為基數,比較同一批學生在2016/17年中六應考文憑試數字以計算其退修比率,結果發現音樂科有高達46.9%人退修,為各科之冠;其次是倫理與宗教(39.2%)、設計與應用科技(36.9%)。
STEM學科中,M1和M2的退修比率均明顯下降,前者驟減6.7個百分點,後者則減少5個百分點至16.9%,成為退修率最低的科目;另組合科學、生物、物理、化學等退修比率也有下跌。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分析指,留意到最近STEM對中學生的吸引力有輕微上升,尤其是初中生,反映學界的推廣見成效,例如有不少同學參與機械人及編程等活動,有助培養他們對STEM的興趣。
大學計分比重改變
吳寶城認為,大學收生政策對學生在中六時會否「跳船」有關鍵影響,如2016/17學年M1和M2的退修比率下降,相信與兩科目近一兩年認受性提高有關,包括去年理大修改計分制度,將M1和M2由等同半科選修科改為視作一科選修科處理;中大、港大理科及工科課程對M1和M2的計分比重近年亦有增加,科大亦看重數理科成績,無疑鼓勵了學生繼續修讀相關學科,「好多同學會覺得M1、M2難度高,當大學提升認受性,有興趣的同學選讀的信心自然也提高。」
本身是中學校長的津貼中學議會執委林日豐表示,政府和學校近年投放不少資源推動STEM教育,學生的反應不俗,相信對數理學科的興趣也會提升,又指從應試角度而言,「理科評分較文科客觀,同學或會認為較『着數』,如果他們有興趣,亦會傾向選修相關學科」。
不過林日豐亦指,雖然政府大力推動創科及培育相關人才,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投身此範疇,故應先從小發掘學生潛能,讓有志循創科發展的年輕人加深對行業的認識,才可避免出現「栽培錯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