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蘭大成立研究院 修復祁連山生態環境

2018-01-15
■祁連山近年生態遭到人為破壞嚴重。資料圖片■祁連山近年生態遭到人為破壞嚴重。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祁連山研究院前日在甘肅蘭州大學成立,旨在通過集成和梳理現有研究成果,聯合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力量,以發揮高校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聯手解決祁連山生態修復的核心共性問題,全面提升祁連山自我修復能力。

祁連山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的主要水源涵養地和集水區,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河西走廊的「生命線」和「母親山」。

近幾年由於大規模無序採礦探礦、修建小水電項目、「掠奪性」放牧等行為,祁連山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地表塌陷,生態變得脆弱,引起社會及政府高度關注。

對接地方政府 轉化研究成果

「近年來,我們在祁連山腹地佈設了大量的野外觀測台站,收集了一批有價值的數據。」祁連山研究院院長、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勾曉華介紹,儘管在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於多種因素未能和地方政府有效對接。此次通過成立祁連山研究院緊密對接地方政府,有助於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治理實踐,為祁連山生態整治提出建設性方案。

去年6月,國家出台《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同時,甘肅省明確,去年底前劃定祁連山區域生態保護紅線,今年底前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功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