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擺上戰略佈局,反腐敗鬥爭形成壓倒性態勢並得到鞏固發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也為國際反腐鬥爭與反腐合作貢獻了中國智慧。
根據中央紀委11日的最新通報,2017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52.7萬人,其中包括省部級及以上幹部58人。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腐敗與經濟犯罪部門負責人弗拉西斯說,中國近年來查處的涉腐案件證明中國在反腐領域作出了巨大努力,並取得巨大成就。
去年在菲律賓舉行的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發表了《中國-東盟全面加強反腐敗有效合作聯合聲明》,這意味着外逃腐敗分子在東盟國家隱藏行蹤、轉移腐敗資產的可能性愈加渺茫。菲律賓雅典耀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盧西奧.皮特洛說,中國成功推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展示了排除萬難依法反腐的決心。「這給那些貪贓枉法者發出一個信號: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只能逃一時,不能逃一世。」
國際反腐起引領作用
反腐需要標本兼治,中國共產黨在反腐鬥爭中不斷創新制度和方法。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作為制度反腐利器受到高度關注。意大利國際問題專家姜.埃.瓦洛里說,中國共產黨近年來對威脅中國發展的腐敗現象進行了嚴厲打擊,如此高度重視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機制,這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第一次。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是反腐敗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際法律文件。去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第七屆締約國大會上,中方有關國際反腐合作的理念與方案寫入了大會最終決議中,成為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挪威常駐維也納聯合國機構大使本特.安格爾-漢森評價說,中國在國際反腐敗合作上發揮的引領作用讓人印象深刻,這對國際社會十分重要。
去年,西班牙執政黨人民黨向中國共產黨取經,決定設立類似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黨內監督機構「人民監督辦公室」,旨在懲治黨內腐敗,提升民意支持率,重新獲得單獨執政的能力。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