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外賣速遞包裝成垃圾「新患」 各界籲速整治

2018-01-29
■快遞包裝造成大量污染。圖為山西太原的物流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快遞。 資料圖片■快遞包裝造成大量污染。圖為山西太原的物流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快遞。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小區垃圾箱裡滿滿的餐盒,垃圾箱外堆茪@個個空紙箱,看得人觸目驚心。」北京市政協委員范承玲憂心忡忡地說。正在召開的北京兩會上,包括范承玲在內的眾多委員建議:對餐飲外賣和快遞產生的包裝垃圾進行整治。

隨茪玻p網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餐飲外賣量最大的國家。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年輕上班族習慣於動動手指就享用美食。在北京匯通時代廣場一棟商用樓裡工作的張傑說,近兩年的工作日,他和部門十幾個同事都是以手機叫外賣的方式解決吃飯問題的。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兩大外賣平台的日訂單量在2,000萬以上。業內預測,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支付人口將超過7.5億,外賣滲透率達80%左右,即6億人會成為線上外賣用戶。此外,中國快遞數量已增長到400億件,佔全球包裹量的45%,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

「限塑令」大打折扣

范承玲說,在行業蓬勃發展背後,是包裝垃圾的氾濫和白色污染。據統計,2016年僅快遞業塑膠袋使用量就達到147億個。

2018年恰逢中國實施「限塑令」10周年。北京市政協委員曾心苗調查後發現,實體超市、商場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的數量有所下降,但由於餐飲外賣和快遞業必須使用包裝,一次性塑膠的整體使用量卻在持續增加,這使得「限塑令」大打折扣。

「外賣塑膠袋使用成本相當低。目前依靠市民自覺性來減少外賣包裝的使用或進行垃圾分類收效不明顯。」曾心苗說,出台強制性政策限制一次性包裝的使用迫在眉睫,例如大幅提升外賣包裝成本,要求對冷藏或冷凍物品的運輸採用周轉箱的運送方式等。

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教授戴鐵軍介紹,平均使用時間只有1小時的塑膠外賣餐盒,可能需幾百年時間才能自然降解。

2017年北京市政府重點工作情況的有關報告指出,當前北京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長年滿負荷運行,面對諸多的挑戰。北京市日前發佈的財政支出政策顯示,2018年,市政預算中將安排6.2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生活垃圾處理及垃圾分類。

不少北京市政協委員認為,應加快建立更為先進的垃圾回收體系,尤其在外賣、快遞行業,制定針對性的包裝物回收再利用規定,把回收再利用工作納入部門或系統的行政管理軌道。

范承玲在政協提案裡建議,外賣平台、快遞企業必須承擔更多的環保責任,例如利用自己物流的優勢,建立起回收鏈條,主動回收廢棄包裝袋。

曾心苗認為,推動全降解塑膠袋的廣泛使用迫在眉睫,尤其要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提升產品性能,降低可降解塑膠袋的產品價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