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額外增撥5億元予醫管局應對流感高峰期,多個醫護人員組織對政府的決定表示歡迎,希望醫管局能盡快增加替補人手,減輕前線護士工作壓力。病人組織亦歡迎有關措施,但強調政府仍需透過長遠規劃,解決護士人手不足問題。
望增加醫護替補人手
上星期刊登全版廣告要求政府增加資源改善護士人手的香港護士協會,昨日認為政府正面和直接回應了他們的訴求。護協主席、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表示,首要希望醫管局從人力方面着手,重新啟動護士的補更安排,增加替補人手。
他解釋,現時醫院人手緊絀,若有護士放假或病假,情況更惡劣,特別在流感高峰期間,夜更人手更短缺,一旦有人請假,1名護士需照顧50名病人,如醫管局可透過額外資源,聘請護士重新安排補更組合,每逢有病房人手不足,就可用該類人手替補。
他並希望醫管局增加特惠頂更津貼及刪減申請津貼的不必要行政關卡,鼓勵護士加班工作,對抗流感的挑戰。
盼長遠規劃改善薪酬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對政府肯定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工作並增撥資源表示歡迎,但他認為要進一步改善服務,醫院需要更多有經驗員工,但現時未見有效方法挽留該批人手,並建議醫管局下一步着力改善工作環境流程、升職和培訓機會等。
工聯會轄下多個工會包括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香港公共醫療護士協會等發表聯合聲明,對政府提供更充裕資源應對流感表示歡迎,希望醫管局確保所有撥款均用於前線服務,並就人手需求作長遠規劃,改善員工薪酬待遇,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提高節假日加班津貼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認為,增加到安老院舍的外展醫生服務,可減少長者入院的需要。他並建議增加特別日子的特別津貼金額,特別是年初一至三,吸引更多人手在長假期上班。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歡迎政府撥款,認為可解燃眉之急,但指服務高峰期每年都有,醫管局卻沒有及早增聘人手及改善護士工作環境,有後知後覺之嫌。未來,政府仍需透過長遠規劃培訓更多人手,改善工作環境,減低護士壓力,才可以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該筆撥款很大機會用作聘請臨時員工及提供加班津貼,又建議政府長遠應聘請更多人手、重建及擴建醫院以提供更多床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