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代表認同「機遇說」 夥粵澳出路好

2018-03-06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受訪。  中新社■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受訪。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朗文 北京報道)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日出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會議時,提出香港的發展優勢及新機遇。有與會代表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大有發展潛力,香港如不與廣東省及澳門共同發展,難以再有更好的路,而港人也應在政治方面,反思是否仍要再打互相攻擊的「拳擊賽」。

港區代表團副團長兼發言人黃玉山表示,全世界有很多灣區,包括東京、紐約和三藩市,經濟非常發達,而粵港澳大灣區有6,600萬人口,面積是香港50倍,很有發展潛力,「香港地理上是在大灣區,制度上就是實行『一國兩制』、是中國一部分,如果不合作發展,我想不到有更好的一條路,合作是很自然的事。」

他續說,大灣區存在粵港澳三種制度、三個關稅區,有一定複雜性,具體細節要慢慢解決,但事在人為。過去,港人在制度不同的內地都可為改革開放作出貢獻,是次一定可以做到。

「政治拳賽」 港人宜深思

港區代表、新社聯理事長陳勇指,他對王志民以拳擊賽和接力賽妙喻中西政治特感興趣,「中國一直在跑接力賽,一張藍圖,一個接一個做到底,發展才能取得更大成就,特別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他認為,十九大報告及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港人應深思這個比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