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多年來致力培育人才,透過不同項目為學生營造有利的教學環境,支持他們探索多元發展出路,包括成立獎學金嘉許本科生、研究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接受職業專才教育的同學,亦推動編程教育及支援少數族裔學習中文,以及協助社工及教師提升創意思維等。適逢香港賽馬會獎學金成立20周年,馬會日前在「香港賽馬會社群日」與逾200位社福界及社區合作夥伴,以及歷屆賽馬會獎學金得主在沙田馬場聚首一堂,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
一年一度的「香港賽馬會社群日」自2005起開始舉辦,旨在表彰及答謝與馬會同行多年的非牟利組織、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及其他團體,一直努力不懈,共同建設更美好香港。
馬會期望學人做好自己更要關愛別人
馬會主席葉錫安及行政總裁應家柏,聯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擔任主禮嘉賓。葉錫安說:「馬會致力回饋社會,為其長遠發展出力。我們相信要投資香港的未來,最重要莫過於為香港培育關愛社會的領袖,讓他們薪火相傳,把關愛之心延續至未來。」他續表示:「我們期望賽馬會學人不單要做好自己,更要關愛別人,個人成績優異以外,亦積極回饋社會,這正是賽馬會獎學金與別不同的地方。」
政府讚揚馬會多年來一直回饋社會
張建宗表示政府非常重視提升和優化人力資源,新成立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由他出任主席,以確保香港有足夠質素的人才,配合不斷轉變的社會經濟需要,維持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及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優勢。馬會在資助興建教育基建的同時,亦推出多項獎學金培育本地人才。他讚揚馬會過去多年一直回饋社會,不遺餘力。
近年獎學金擴展至特殊及職業專才教育
香港賽馬會獎學金於1998年成立,平均每年提供45個獎學金名額予本港及內地生,讓他們在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專上學府,以及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本科生課程。自2016/17學年起,每年更額外資助九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於本港九間大專院校修讀本科生課程,以及16名學生接受職業專才教育;同時,擴展後的獎學金更支持每年共六名研究生前往牛津大學及哈佛大學進修。獲選學生必須學術表現及品格卓越、具備領導能力,以及熱心參與社會事務。時至今日,已合共有逾500位同學獲得獎學金。
馬會致力培育關愛社會的領袖,除了設立獎學金外,還推出不同項目如「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促進教師和社工的創新思維和提升他們的協作能力,帶動教育界及社福界的創新文化。
陳子翔研基因魚提升食物安全
2007年賽馬會獎學金得主陳子翔在大學畢業前以創新精神,把大學研發的「基因魚」概念商品化,透過有關生物檢測技術提升食物安全,分別得到商界及政府的資助,在2010年以年僅23歲之齡創辦科創企業,在2016年登上福布斯亞洲版「30位30歲以下的商業領袖」。
「因為經常看到食品安全出現問題,所以我選擇有意義及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工作。在創業上,最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蕭凱恩無懼視障以動人聲線感染他人
中文大學音樂系學生蕭凱恩是首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賽馬會獎學金得主,她出生不久已確診患眼癌,僅三個月大就需要接受手術移除雙眼眼球。雖然如此,凱恩仍憑天賦的動人聲線與優異音樂潛能,先後考上聲樂及鋼琴的演奏級,走上專業表演者的道路。
「雖然我有視障,但好開心可以透過作為賽馬會學人之一,為社會出一分力,希望以我的歌聲及經歷與更多人分享,感染他人要積極面對人生困難,創造一個更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