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中國 > 正文

【大灣區系列之宏觀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共贏

2018-05-10

現代中國+今日香港 全球化

大灣區計劃甫提出,即被輿論認為可與東京、美國等地的世界級灣區匹敵。究竟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如何?有助推動國家的長遠經濟增長嗎?有何發展障礙?下文將會逐一探討。 ■張揚

【新聞背景】發展灣區經濟城市各有定位

大灣區由九市二區組成,即是深圳、東莞、惠州、廣州、肇慶、佛山、中山、珠海及江門9個珠三角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根據2016年的數據,區內常住人口約有6,774萬,生產總值(GDP)約1.4萬億美元。

雖然,大灣區內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不足5%,但深圳等地屬於內地最先推行改革開放的城市,經濟發展較為成熟,單是深圳的GDP,就可媲美內地一個排名中游的省的GDP,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為大灣區提供各種專業服務和國際人才。

港口作發展基礎

灣區經濟並不是新概念,美國的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日本的東京灣區,被稱為國際三大灣區,就是以世界級港口作為基礎,發展背後廣闊的腹地。

早於1990年代,類似大灣區的概念已有人提出,直到2008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將大灣區發展提升到整個珠三角發展策略的層次,至2015年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正式把大灣區寫入國家文件,並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

大灣區的各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定位,例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以及航運貿易中心,旁邊的深圳則為全國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平台,而惠州則為石油化工及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相比起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更明顯的優勢,全球十大主要貨櫃港口中,深圳、香港、廣州都榜上有名,而且區內機場林立,人口集中程度等都比其餘三大灣區更有優勢。

城市互補 區域協調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和香港總商會早前公佈《大灣區規劃-驅動成功的關鍵》(《報告》),有關調查分別在去年6月和7月間進行,訪問了來自香港、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超過600名企業管理層,當中香港佔三分之二,廣州和深圳分別佔15%及13%;業務涵蓋製造、分銷、電子商務、零售和物流等。調查結果發現,香港受訪者對大灣區的競爭力最感樂觀。更多在香港有業務的受訪者(41%)認為,大灣區能在十年內與東京灣區媲美,比在內地有業務的人高(34%)。

《報告》指出,在大灣區發展最受益行業的調查中,68%受訪者認為,貿易與物流是最受益的行業,其次有62%及60%受訪者分別認為是金融服務及創新技術的研發最受益,52%受訪者則選擇專業服務。

此外,《報告》又顯示,59%的受訪者認為,大灣區城市具有互補性。但同時有64%的受訪者表示,大灣區城市的經濟角色存在相當程度的重疊。這反映了過去幾十年來,大灣區內的許多城市常在同一行業中進行競爭,缺乏區域協調與合作。

《報告》又稱,雖然不難看出城市間加強合作帶來的諸多裨益,但真正實施起來並不容易。調查結果顯示,阻礙大灣區發展的挑戰有三:一是保護主義抬頭,其次是地方政府之間和內部的溝通斷層,第三是怕該發展過度依賴政府的預見和規劃能力。

【兩大差異】區域法治化 解制度差異

多角度觀點

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 Enterprise):是指在多於一個國家設立辦事處、分公司、生產線的商業機構。跨國企業依賴現代通訊和先進交通,將生產程序與推廣銷售擴展到世界各地。跨國企業大都來自已發展國家,規模龐大,部分的資產和預算甚至超越一個小國,加上企業可決定其資金的流向,對全球政治經濟發展有極大影響力。

綜合國力(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指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整體實力及國際影響力,是由軍事、經濟、科技等量化的「硬實力」,結合人民教育水平、人民素質、文化及凝聚力、外交影響力等不能被量化的「軟實力」構成。要評估一個國家實力的強弱、發展水平和管治能力,除了要考慮其國民經濟、軍事等「硬實力」,「軟實力」亦不可忽視。

【多角度觀點】成為合作平台 刺激技術創新

以下是國內企業和跨國企業等不同持份者對大灣區的看法:

1. 國企:在大灣區的投資額高達480億美元(折合約3,750億港元),分佈在不同的經濟領域,包括醫療保健、製藥、房地產、餐飲、零售、科技、公用事業等。在未來5年,計劃至少增加200億美元投資,但投資方向將會有重大轉變,公司將集中關注新經濟範圍。大灣區需要盡快建立協調機制,統籌區域發展。

一方面要發揮中央政府在建立整體合作框架、協調落實區域重大合作發展事項上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發揮合作平台的作用,調動政府、企業、行業商會等機構的積極性,推動區域之間的合作,不斷探索改善合作環境。各地政府應該提供一些刺激措施和資金,促進創新技術開發。

2. 跨國企業:相信大灣區的發展將會產生新的投資機會,令公司在航空、房地產、工貿、餐飲和海運服務等業務進一步加強。雖然內地許多行業都已經遵從《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對香港企業開放投資,但仍有行業不接受來自香港的投資,如果能夠取消這些投資限制,將可增加流入大灣區的資本。

3. 國內民企:為了實現大灣區規劃的潛力,各地政府必須把重點放在兩個方面:貨物的融通和人才的融合,建立一個可以解決邊境管制、貨幣和立法差異的海關系統,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發展區域人才庫。

基礎設施和政策方面的區域一體化,對成功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相當重要的。要實現這一構想,適當的金融、物流、製造和技術基礎設施,只是其中一個要素。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也要跟進,以確保人員、商品和服務能夠在區域內自由流通。

4. 國家經濟策略研究員:大灣區最大的優勢是很多基礎設施和能力已經到位,不需要從零開始。預期大灣區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澳門的娛樂休閒業,以及深圳的科技創新專長,而東莞、廣州等內地城市也可為該區提供強大的製造業支持。

5. 國際會計機構:大灣區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區內的合作水平。這包括釐清大灣區內各城市的核心競爭優勢,並探索它們之間優勢互補的方法。香港可以繼續增強其在金融和專業服務領域的優勢,深圳可以利用其在高科技製造和創新方面的專長,而廣州和東莞則可以發揮它們的製造能力。因此,大灣區有能力成為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群。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會惠及哪些行業。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說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存在哪些差異。

3. 承上題,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助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嗎?試加以解釋。

答題指引

1. 此題是資料理解題。學生必須引用上文的調查結果,指出:在《大灣區規劃--驅動成功的關鍵》的調查結果顯示,68%受訪者認為貿易與物流是最受益的行業,其次有62%及60%受訪者分別認為是金融服務及創新技術的研發最受益,有52%受訪者則選擇專業服務,另外同樣有28%受訪者認為製造業及旅遊與展覽業均會受惠。

2. 此題是資料分析題。學生可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上存在差異。參考答案:首先,粵港澳大灣區內的11個城市在政治制度上存在差異,9個內地城市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此外,這11個城市在法律體系上亦存在差異,9個內地城市實行大陸法,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則實施普通法及大陸法。

3. 此題是評論題。學生必須就「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有助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上表明立場。參考答案:若認為有助推動,可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11個城市各有專長,而且GDP龐大,預計發展成就和規模在十年內能與東京灣區媲美,加上中央政府的強大政策支持,將會有助推動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若認為難助推動,可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11個城市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上存在差異,目前未有解決方案,加上部分行業和功能重疊,可能會造成區內競爭多於合作,所以較難有助推動國家的長遠發展。

延伸閱讀

1.《粵港澳大灣區推「世界級」旅遊名片》,香港《文匯報》,http://news.wenweipo.com/2017/12/12/IN1712120029.htm

2.《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速里程料增57%》,香港《文匯報》,http://news.wenweipo.com/2017/11/27/IN1711270031.htm

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區際法律「大考驗」》,香港《文匯報》,http://news.wenweipo.com/2017/11/22/IN1711220039.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