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驕人成績,十九大更提出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接受《人民日報》的專訪時強調,在國家發展的大趨勢裡,看得見香港的未來。他認為,改革開放的歷史給了香港光榮的任務,也給了香港非常難得的機遇,及肩負「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而未來香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裡,也可以為國家做得更多。
《人民日報》昨日刊登了梁振英的專訪。回顧40年的改革開放,他認為非常成功,但香港需要隨着外圍環境的發展和變化,不斷調整自身的功能,積極配合內地的發展需要,在新時代繼續為國家的改革開放效力。
他以資本市場為例,指1993年第一間內地企業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所要求的金額比較小,香港的資金池還可以滿足,但到了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來港上市,香港的資金池便顯得不夠用,故香港搖身一變,從一個「小池塘」變成了聚攏資金的「汪洋大海」。
積極發揮「超聯人」職責
梁振英認為,香港應以「發揮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為大前提,積極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職責:「過去十幾年,我們調整得很成功,在國家未來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香港可以進一步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我對此很有信心。」
談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他認為,這確實為香港帶來極大好處,優化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加上將來港珠澳大橋、高鐵香港段、蓮塘/香園圍口岸通車後,交通將變得非常方便,促進粵港澳三地之間的人口、資金、信息的流通。
他呼籲香港市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國家帶來的機遇。
梁振英說:「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那代人從學校裡走出來,個人發展的舞台和生活空間就只有香港島、九龍、新界那1,000平方公里的地方。而現在,已有近30萬香港人長期在內地工作和生活。香港年輕人的舞台不僅是香港,也不僅是大灣區,而是全國了。我很羨慕他們。」
年輕人應更好地報效國家
他認為,現在香港的年輕人機會更多,亦會比他那代人做得更好,希望他們珍惜和把握機會,憑着自身優勢、所學所長,在發展個人事業的同時,更好地報效國家、貢獻國家。
行政立法關係明顯改善
被問及今屆特區政府施政,梁振英表示,這一年變化非常明顯,香港社會對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來港視察的反響非常好,而今屆特區政府也積極努力,行政立法關係比過去有明顯改善,香港的社會、政治條件更趨成熟,相信這些都是香港進入正軌的好起點。
他並強調,只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香港就有很大的雙重優勢,就可以不斷為國家作出應有貢獻,「我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繼續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