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行透視】基建投資成內地穩經濟增速重點

2018-09-24

恒生銀行投資顧問服務主管 梁君馡

過去一年,內地積極去槓桿及收緊信貸增長,令基建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基建投資是否能成為穩定經濟的重點政策? 現時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總理李克強強調不靠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未來內地出口增長或受到考驗。同時傳媒指內地計劃下調進口關稅,擴大進口貨品來源。若進口增速上升,將令內地經常賬順差收窄。

消費方面,政府近日發佈促進消費意見,傳媒指未來或有一系列促進消費政策出台。不過,近年內地房價上升,居民槓桿佔GDP比率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1%,影響居民消費能力。零售銷售增長對潛在刺激政策的反應或較慢及長期。

出口、內需及投資為內地經濟「三駕馬車」。出口面對風險,內需增速短時間難以快速上升,而投資則取決於基建、房地產及製造業。內地持續調控房地產市場,而製造業投資雖然增速近月加快,但若企業對內地經濟的預期降溫,或令企業投資步伐減慢,製造業投資亦有不確定性。因此基建項目投資已成為內地政府的近期重點,以穩定經濟增速。

首8月基建投資增長降至4.2%

今年首8個月,內地基建投資增長降至4.2%,為近年最低,主要因為在去槓桿之下,資金不到位,工程進度受影響。不過,內地近月開始積極推進基建投資。內地貨幣政策有所放鬆,而今年地方政府獲准發行專項債額度增至1.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近月專項債發行明顯加快,由6月份的412億元,增至8月份的4,288億元。專項債資金主要投向基建項目,相信工程將陸續開工建設,基建投資增速於未來數個月有望趨穩。

另一方面,中國經營報指中國鐵路總局表示,今年計劃的7,320億元鐵路投資,將增至8,000億元以上。而今年首8個月,全國鐵路投資4,612億元,以全年8,000億元目標計算,首8個月佔全年進度58%,未來數個月鐵路投資或會加快,這或有助支持鐵路基建及相關設備板塊。而風險方面,海外基建項目進度未如理想,或影響基建企業海外業務擴張進度。(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