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A股昨日以普漲行情迎接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滬綜指成功收復2,800點整數關口。本月滬綜指上漲3.53%,但三季度內累計跌去0.92%,季線十年來首現四連陰;深成指與創業板指本季均大跌逾10%。
早間滬深兩市小幅高開,銀行、有色等板塊走強,帶動滬指上行;創業板指起先震盪走弱,午後亦逐步拉升。截至收市,滬綜指報2,821點,漲29點或1.06%,深成指報8,401點,漲66點或0.8%;創業板指報1,411點,漲10點或0.78%。但交投活躍度並未提升,兩市僅成交2,632.11億元(人民幣,下同)。行業板塊中,僅多元金融、貴金屬板塊微跌,其餘均飄紅,交運物流、保險、有色、工藝商品、化工行業等領漲,整體升近2%。
9月滬綜指成功反彈,全月累計上行3.53%;深市依然萎靡,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月跌0.76%和1.66%,月線錄得六連陰。季線更是堪憂,三季度滬綜指跌去0.92%,季線十年來首現四連陰;深成指本季度大跌10.43%,季線同樣走出四連陰;創業板指期內重挫12.16%,季線錄得兩連陰。
由「散戶市」走向「機構市」
MSCI正就A股納入因子由5%上調至20%徵求意見,明年A股還將正式「入富」,雖然A股陰跌不止,但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認為,隨着境外投資者參與度逐步提升,A股也將由當前「散戶市」走向「機構市」,而在經歷了今年的回調後,目前A股估值水平對長期投資者而言,更具吸引力。據其測算,滬深300靜態市盈率現為11.5倍,接近2015年中期和2016年初水平。在戰術上,他建議超配必需消費品(食品飲料)、金融(尤其保險)、公用事業(獨立發電商和環保)和旅遊板塊。
目前內地各大券商機構陸續發佈2018年四季度投資策略,不少券商認為,相關風險因素對市場擾動始終存在,但四季度A股有望結束磨底,迎來風險偏好收復下的反彈。